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复山河 > 第五百三十五章 、科举

第五百三十五章 、科举

    第五百三十五章 、科举 (第3/3页)

要勇于任事、能解决问题的首辅。

    只有做出了成绩,才能令各方信服。

    回顾大虞朝的历史,他猛然发现首辅的位置有毒,最近二十多年,大虞朝就没有几个能全身而退的首辅。

    除了李牧这个主动卸任的,其他几位首辅下场,貌似都不怎么好。

    要么身败名裂,要么猝于任上,要么遭遇意外。

    想到这里,万怀瑾就暗自叫苦。

    以当前的局势,他如果做不出成绩来,下场不会比前辈们好多少。

    一瞬间,他羡慕起了卸任的李牧。

    在功成名就之时,急流勇退,妥妥的人生大赢家。

    ……

    相较于来时,归途中的船队,规模要庞大的多。

    除了运送战俘的船舶外,还增加了许多船舶装载财物。

    不过这些财货,并不是直接从战场上缴获,而是官场上的人情事故。

    别人敢送,李牧就敢收。

    倒不是他没有节操,主要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在举世混浊的时代,出淤泥而不染,就是最大的原罪。

    大虞官场上有一条俗成的定律,收了礼不一定是自己人,但不收礼的肯定不是自己人。

    官员们贪腐成风,也不是什么礼都收。

    只有纳入了圈子,确定风险不高,官员们才会收礼。

    没有找对门路,直接傻乎乎的上门送礼,只会被门房赶出来。

    圈子文化,对李牧不适用。

    身份地位到了他这地步,无欲无求实在是太可怕了,很容易被人当成王莽第二。

    选择收礼,只是为了安百官之心。

    效果非常明显,这场大戏一直演到落幕,都没有穿帮。

    收了人家的礼,人家还感恩戴德,搞的李牧都不好意思。

    幸好他没有选择留在朝堂上,不然后续搞反腐,都不好意思下手。

    一想起抓了人之后,审问的第一条口供,就是向他行贿。

    当御史拿着行贿证据,放在朝会上讨论,那画面实在是太炸裂。

    现在无需担心,离开了朝堂中枢,行贿就变成了正常人情往来。

    甭管是谁去查,最终都会这么定性。

    无论朝中各派,还是宗室王公,都不会允许他的名声受损。

    如果有人瞎比比,那一定是污蔑。

    望着前方的陆地,李牧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相较于前面几次出征,这一次算是时间短的,从出征到返航用时不到一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船队缓缓驶入港口。

    “恭喜侯爷,勤王之战大获全胜!”

    ……

    “尽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接下来本侯要检验你们的成果,要是没把地方治理好,有你们好受的!”

    刚踏上陆地,就收到一众官员的祝福,李牧没好气的训斥道。

    对众人的吹捧,尽管他心里很高兴,但面上依旧严肃。

    理智告诉他,只要他稍微流露出一丝喜色,未来的面子工程就会越来越多。

    在讨好上司的问题上,官僚们都是无师自通。

    没有他们做不到,只有他们想不到。

    “侯爷请放心,如果没有点儿底气,我们也不敢过来向你汇报。”

    卫新之的回答,一下子化解了紧张气氛。

    迎接变成了工作汇报,自然不存在拍马屁的问题。

    这种圆滑的表现,不仅没令李牧心安,反而让他意识到整顿内部刻不容缓。

    在过去的岁月里,安南都护府一直在高速发展中。

    许多社会问题,都被经济高速发展所掩盖。

    受制于人才匮乏,对官员队伍的建设,并没有严格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南都护府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早期培养的学子,此刻也到了快要毕业的时候。

    建立科举制度呼声,在都护府内部,也日渐高涨。

    “那就回去再说!”

    李牧笑着说道。

    整顿官场的问题,不是一拍脑袋能够完成的。

    哪怕是出现了问题,对比大虞朝的官员,都护府的官员们依旧算得上尽职尽责。

    别的不说,光看这些年的疆域扩张速度,就知道给官僚队伍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何况在大肆扩张的同时,安南都护府还在大肆移民,硬是没有发生大问题。

    能够做到这一步,足以证明下面的人,还是用了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