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乱世人心动 (第1/3页)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受天灾的影响,北方糜烂已成定局,非人力所能挽回。
现在北方各省缺粮,南方的粮食也不富裕。
继续往北方调粮,大家都得被拖死。
如果不是多了一个安南都护府这个粮仓,朝廷早就在此前的天灾中,被活活拖死了。
可安南粮都护府开发时间有限,每年顶多向北方输粮五六百万石,还不够边军的消耗。
对北方巨额的缺口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哪怕太祖皇帝再生,面对粮食缺口也无能为力。
无论我们是否出手,朝廷都会在未来数年内崩溃。
只不过到了那一步,不光北方经济崩溃,就连南方各省,也会被拖死!”
周志用一脸淡定的解释道。
大虞朝面临的困境,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来说,从来都不是秘密。
只不过大家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下意识的不往坏处去想。
当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捅破,钱承轩也不得不接受大虞即将崩溃的现实。
理论上来说,在北方各省糜烂的情况下,迁都南京是最好的选择。
京师南下,能够带着大量的人口迁徙,能大幅度降低北方的粮食缺口。
朝廷可以把省出来的粮食份额,用在边军身上,保障北疆的安全。
然而现实和理论,往往是背道而驰的。
一旦朝廷南迁,帝国的战略重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南方士大夫感受不到切肤之痛,往往会视北疆防线为负担。
为了自身的利益,通常都会选择战略收缩。
不光不会全力支持北疆防线,甚至连天灾不断的北方各省,也会被一并抛弃。
迈出了这一步,“北伐”就只是政治口号,谁敢当真谁倒霉。
“周兄,你说的这些都没错,但依旧不够!”
“别忘了,我们手中没兵。
朝廷南迁也是带着大军南下,哪怕到了我们的地盘上,也轮不到我们当家。
总不能设计,把大军一并葬送掉吧!
真要是如此的话,我们纵使能掌控朝政,也保不住大虞的基业。
改朝换代风险太大,谁也不知道期间会发生什么,钱家不能跟着冒险!”
钱承轩摇了摇头说道。
逼朝廷南迁容易,只要让运河堵塞的时间更长一些即可。
面对巨额的粮食缺口,朝廷能够做的不多。
除非能中止海外贸易,征召所有的海船全力为北方运粮,不然很难填上缺口。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纵使内阁全力推动,海商们也不会买账。
真正棘手的是朝廷南迁之后,该怎么掌控朝堂。
没人会把手中的权力拱手相让,想要夺权少不了血雨腥风。
为了自身的利益,执掌朝廷的北方派系,很有可能会和勋贵系联手,先对他们出手。
或许未来江南士绅,能够逐步在朝堂上获得主导权,但那是未来的事。
短时间内,风险是大过收益的。
“钱兄错了,我们手中其实是有兵的。
江南地区大大小小的民团,加起来足有上百万之多。
如果能够训练成军,将是一股足以左右天下大势的力量。
现在各家都在悄悄练兵,只要拖延几个月时间,一切都会大不相同。
为了拖延时间,还请钱兄出一把力,让漕工们也乱起来!”
周志用缓缓说道。
同为江南士绅,各自的利益,也是大不相同。
钱承轩反对中断漕运,那是因为钱家是漕运的既得利益者。
威名赫赫的漕帮,就是以钱为首的几个大家族,暗中推出来的棋子。
“周兄的意思,我是不答应都不行了?”
说话间,钱承轩脸色突然阴沉下来。
名义上说大家都在悄悄练兵,实际上却是暗指钱家在偷偷训练私军。
搁在大虞朝,文人世家训练私军,那是反忌讳的事情。
一旦被捅了出去,直接喜提抄家灭门套餐。
“钱兄误会了,我可以没有威胁你的意思,而是朝廷的清洗名单上有钱家。
如果不赶紧行动的话,要不了多久,那帮丘八就要杀过来了。”
周志用一脸平静的说道。
有些事情,不是你干了,才会被清算。
只要朝廷认为你干的,哪怕从头到尾都没掺和,还是会上黑名单。
以钱家在漕运上的势力,有人对运河出手他们说不知道,也要其他人愿意相信才行。
知情不报的罪责,也就比亲自出手轻一丢丢,该承担的责任一样不能少。
如果再有人故意陷害,钱家连解释的机会都不会有。
“哼!”
“此事还有哪些家族参与?”
冷喝一声表示不满后,钱承轩再次开口询问道。
钱家被动卷入其中,再怎么生气,也于事无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