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迁之谋 (第3/3页)
大家都是老熟人,相互之间还是了解的,他不认为周志用为了恶作剧,就跑过来危言耸听。
既然说求活路,那就意味着各家有灭门之祸。
“钱兄,何必明知故问呢!”
“那帮蠢货,居然敢堵塞运河,这不是逼着朝廷痛下杀手么!”
周志用愤愤不平的说道。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士绅多了,也免不了出蠢货。
前面的闹腾,本质上都是为了施压,增加和朝廷谈判的筹码。
可筹码这玩意儿,握在自己手中,才具备威慑力。
一旦打了出去,那就丧失了价值。
漕运本来是一张好牌,可以在博弈中,让朝廷忌惮三分。
怎奈士绅中出了蠢货,直接傻乎乎的跑去破坏运河,中断了漕运。
到了这一步,他们不光丧失了手中最具威慑力的筹码,还给拉了一大波的仇恨。
“漕运中断闹的沸沸扬扬,我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周兄,此事又不是我们干的。
朝廷就算要清算,也该找那帮蠢货,与我等何干?”
钱承轩摇了摇头说道。
队伍中出了蠢货,确实令人头疼。
不过江南士绅联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有人犯蠢作死,把他们抛出去即可。
正好借朝廷的手,帮他们清除了异己。
哪怕同朝廷的谈判,没有任何实质性收获,也能在瓜分队友遗产中赚上一笔。
早在抗税运动爆发初期,钱承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钱兄,道理是没错,可架不住有人想搞株连。
在过去的百年时间里,我们在朝堂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就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
现在露出了颓势,自然有人会忍不住落井下石。
北方那帮家伙就不说,一个个都想把我们踩在脚下,就连南方各省中不满我们的人也在日益增多。
江南书院被屠,就是前兆。
如果不是衙门那帮家伙做壁上观,就算头叛军袭击书院,也不可能杀光所有人。”
周志用恶狠狠的说道。
南北之争,贯穿了整个大虞朝的政治斗争。
江南抗税运动,本质上就是北方政治力量压倒南方后,他们发起的一次反击行动。
在这个大趋势下,南方各省士绅的内部矛盾,也官场主要矛盾之一。
以江南书院为纽带的政治抱团,垄断了大量的科举名额,严重影响了其他各省士绅的利益。
尤其是最近几届科举,江南地区垄断了八成的南榜进士名额,一些偏远省份甚至直接挂零。
在江南集团强大的时候,大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为了自家的利益,还要主动靠过来,加入到这个政治团体中。
怎奈风水轮流转,江南集团在党争中持续失利,现在更是陷入了众矢之的。
不趁机落井下石,给他们来上一个狠的,大家就不用混了。
“周兄说的不错,我们现在确实非常危险。
如果处理不善,四面八方的饿狼都会扑上来,把我们分食干净。
可是眼下的局面,我们着实不好办啊!”
沉默了半晌后,钱承轩忧心忡忡的说道。
掀开了盖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不安来自于哪里。
政治上没有永恒的盟友,为了利益反目成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遭到各方围攻。
猛虎也架不住群狼。
“办法自然是有的,就看钱兄是否敢放手一搏!”
“他们想借朝廷的手,打击我们的苦心经营的势力,我们自然也能想办法把朝廷抢过来。
北方那帮家伙,能够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那是因为京师在北方大地上。
如果局势发生逆转,朝廷被迫南迁,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周志用的话,把钱承轩吓了一大跳。
大虞定都北京两百多年,天下人早已经习惯。
要让朝廷南迁,除非北京沦陷,不然绝无可能。
京师重地都丢了,北方大地焉能独存。
把朝廷迁徙到自家的地盘上,顺势掌控朝堂,政治上的收益确实丰厚,可代价却是葬送大虞的半壁江山。
如此大的手笔,别说钱承轩心里没底,换成任何人听了心里都要打鼓。
“周兄,兹事体大,光我等谋划,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钱承轩一脸惶恐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