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五百一十章 :增兵巴尔干

第五百一十章 :增兵巴尔干

    第五百一十章 :增兵巴尔干 (第2/3页)

,被迫割让土地投降。

    至于匈牙利贵族和地主一直心心念念的匈牙利防线,倒没有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去经营。

    毕竟匈牙利平原东部和北部被科尔巴阡山脉包围,南边则是迪纳拉山脉和多瑙河,协约国军队想要突破这些天然防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算匈牙利方向的防线被突破,一时半会儿也威胁不到奥匈帝国的核心区域,足以为奥匈帝国争取更长的时间来调动军队支援。

    要是奥地利地区沦陷,可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调动军队了。也正因为如此,奥地利政府并不赞同在匈牙利防线部署太多的军队,更希望将主要目光放在西部边境和东部边境。

    对于国内发生的争吵,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是相当清楚的。

    好消息是,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奥匈帝国内部拥有巨大的声望,只要有他坐镇,奥匈帝国内部就算拥有再大的矛盾,也暂时不可能走向解体的结局。

    坏消息是,1830年出生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今年已经74岁的高龄,谁也无法保证这位年过七旬的老皇帝还能活多长时间。

    一旦老皇帝去世,他的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可没有这么高的声望,能够继续维持这个内部存在巨大矛盾的国家持续统一下去。

    这个世界的世界大战并非由刺杀斐迪南大公爆发,这也导致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侄子,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幸运的活了下来。

    因为战争早几年爆发的原因,在战争爆发之后,皇储斐迪南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去视察波斯尼亚了。

    这不仅让他躲过了刺杀,也让奥匈帝国有了一位更加成熟的皇位继承者。

    但所谓的成熟,其实只是年龄更大而已。

    因为皇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是贵庶通婚的原因,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权。

    这其实也代表着,不管皇储斐迪南是否优秀,奥匈帝国的皇位最终还要传承到他的弟弟,奥托·弗朗茨那一脉的手中。

    当然,斐迪南的弟弟奥托·弗朗茨更加不幸。这位本来有希望继承奥匈帝国皇位的王子,早在1906年就已经去世。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儿子卡尔接过了他的王位继承权,成为奥匈帝国的皇位第二顺位继承人,仅次于皇储斐迪南。

    这也是最终卡尔成为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原因,只不过因为这个世界皇储斐迪南并没有被刺杀,卡尔成为奥匈帝国的皇帝,或许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虽然老皇帝凭借自己的威望镇压了奥地利政府和匈牙利政府之间的矛盾,但他也清楚,这样凭借威望镇压矛盾的行为,终究只能解决一时之危。

    想要彻底解决奥匈帝国内部的矛盾,还得解决造成两个政府出现矛盾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奥匈帝国兵力不足的问题。

    其实也好解决,无非就是奥匈帝国内部加大动员力度,外加寻求自己两个盟友德国和英国的援助。

    在同盟国的会议上,奥匈帝国的外交代表向德国和英国提出了奥匈帝国内部的困难情况,希望能够获得德国和英国的支援。

    对德国来说,在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德国肯定是不想失去奥匈帝国这个盟友的。

    更何况,奥匈帝国能够提供的支持比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加起来都多,毕竟奥匈帝国的列强地位是实打实的。

    不过德国内部也有问题,那就是德国的大部分兵力已经被调动到东线,西线的兵力已经不足百万人,只能勉强防守现有的防线。

    东线虽然有近300万的兵力,可东线正在发动大规模战役,总不能临时动用东线战场的预备部队吧?

    预备部队虽然暂时不会加入战场,但在前线战争比较焦灼或者比较危机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向前线支援的。

    要是调动了东线战场的预备部队,万一东线战场出现什么问题,德国可就没有任何后手准备了。

    既然东西两线的军队都不能调动,那德国能够调动的,也就只有在本土修整的那数十万并不满员的军队了。

    虽然这些军队还没有完成修整补给的过程,但毕竟作为重要盟友的奥匈帝国已经在求助了,德国这边也不好无动衷。

    经过同盟国的商议,德国决定整合国内30万正在休整的军队,组建一支远征军前往奥匈帝国境内作战。

    德国的决定让奥匈帝国兴奋不已,虽然德国只派出了大约一个集团军的兵力,但一个德国的集团军的战斗力,至少相当于两个奥匈帝国集团军的战斗力。

    这个德国集团军不管是部署在西部边境还是东部边境,亦或者是匈牙利的南部边境,都能帮助奥匈帝国很好的守卫国土。

    或许是看到德国咬牙抽调了一个集团军的兵力,英国方面也大方了一回,决定派遣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前往奥匈帝国作战。

    当然,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