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教授,您是想把我撑死吗?! (第3/3页)
沈乐等这位大厨起锅、烧水、勾芡、倒豆腐,一锅豆腐汤端到他面前,这才动手开始干活:
“啊,断了。”
“啊,又断了。”
“啊,滑掉了……”
刀兄切了一次又一次,沈乐失败了一锅又一锅。幸好那豆腐汤是在清水里煮,没有用鸡汤煮,否则沈乐得心疼到胃袋抽搐:
这也太浪费了!
好在沈乐的手眼协调能力,精神力的敏锐度,都比胡教授当年强些,胡教授练了两个月出师,沈乐半个月不到,就能把一根根文思豆腐稳稳地夹起来。
全部搞定之后,他又换了一种新的练习方法:
把手里有形的提盘夹,换成无形的精神力,用来打捞这些东西!
提盘夹不管怎么样还是有形的,还是会沾到点儿什么,还是会造成物理上的不可逆损伤。
沈乐有信心,如果换成精神力,他能把对竹简的伤害降到最低!
这个尝试,一开始并不容易。精神力可以裹住豆腐丝,但是,总会歪歪扭扭,没法像提盘夹一样,把豆腐丝抻为一条直线——
强行操作的结果,不是折断,就是扯断。他不得不从头做起,从把精神力拉成一条直线、一根平板做起。
完成之后,再收敛了精神力的所有锐气,让其变得如同最温柔的流水,缓缓渗透过去,将一根豆腐丝轻柔地包裹起来。
然后,精神力再化作水垫,承托着一触即碎的豆腐丝,把它平平稳稳,笔直托出水面,甚至连外面的勾芡都没有抹除。
“很好!”
作为出师考验的演示,终于得到了胡教授的认可。这位中年教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指向练习用的竹条:
“来吧,上真家伙!”
真家伙并不比面线糊和文思豆腐难到哪里去。
沈乐在保管箱前一站,垂目凝神,那些表面覆盖着滑腻黏液、仿佛一碰即碎的饱水竹条,就流畅地、稳定地,一根一根被移出水面。
非但竹条,连它们边缘,那滑腻的黏液层,都被完整地保护着,没有遭到任何损伤。
胡教授睁大眼睛,吸气,吐气,再吸气,再吐气,终于接受了这超能力的一幕,把所有注意力投向竹条本身。
等所有练习用的竹条——它们甚至是沈乐用精神力破开,劈成不到一厘米宽的一根一根——在平板上整齐排成一列,连方向都完全平行,他终于点头认可:
“来,我们尝试一些更难的操作,主要是为了让你感受这些饱水竹简的强度,让你知道用多大的力量,能对它们进行操作。”
他指向了旁边的保管箱:
“来,我们”
“看到这些竹制家具了吗?选一件,把它拆开——如果你能把它完好无损地拆开,你给竹简矫形的时候,就不会把它折断了!”
这……这确实很难。沈乐眉头紧皱,在保管箱里来回寻觅了半天,又用精神力触碰了半天,终于选中了一把竹椅:
同一批捞起来的有七把竹椅,这是最破的一把,拆坏了,不心疼!
他凝神静气,精神力如潮水般涌出,将整张饱水竹椅包裹在内。
然后,精神力再化作一丝一缕,深入到竹椅的每一个榫卯结构,每一根竹篾的缝隙当中。
以无厚入有间,把它们完全隔开之后,再化作最精密的仪器,顺着竹材天然的纹理和结构节点,一个一个游走……
“啊!坏了!”
“又坏了!”
“又折断了……”
“没事,练手东西多了去了,我不心疼……”
每拆坏一个部件,沈乐都能从精神力的反馈当中,知道这些部件的强度,知道它们能承受多大的牵拉力量,多大的弯折力量。
终于,一张新的竹椅,仿佛被一双无形而灵巧的手拨弄着,椅背、座面、腿足……各个部件平稳地、顺滑地分离。
没有出现任何断裂,只有水流被搅动的细微声音,一个个部件陆续升出水面。
胡教授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长叹一声:
“好了……你现在,可以去捞那些竹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