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最长的那块板(5k) (第1/3页)
字不多,但是对于这几位同志来说,事情大。
高振东对细节完全不了解,但是方向他是清楚的,只要找到方向,对同志们来说就够了,所以他没写多少字。
研制预警机的同志们,对图-4的结构可谓精熟,看见这寥寥几十个字,就忍不住拍了一下脑袋!
“这……原本的发动机旋转方向和现在的涡桨不一样啊!原本设计用于抵消发动机桨叶旋转和气流吹拂带来的偏转力矩设计,现在几乎全部失效,甚至因为方向相反,还有加剧恶化偏转力矩的效果。”
就这么几个字,就打开了同志们的思路。
“对,我觉得第二个原因可能也是存在的,方向相反、功率更大的侧洗气流,对垂直尾翼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这样也有可能带来滚转力矩。”
向军代表同志道了一声谢,几位同志忙不迭的转过头来,沿着这条被打开的思路,一路向下追寻。
军代表同志在一旁笑得乐开了花,看看,我就说这有用吧?至于几位同志把他用过即忘这件事情,他倒是完全没放在心上,要是那几位同志现在还能沉得住气,那倒是稀奇事了。
最终这件事情是怎么解决的,高振东不知道,反正他只知道后面再没有这个问题的消息,那想来是被同志们解决了。
至于是不是原本那个固定油门偏置,人为制造推力差来补偿偏转的方案,那就无所谓了。
只要解决了就行,至于是什么办法其实问题不大,这个飞机是在原有图-4的基础上改装,又不生产新飞机,而且数量注定不会非常大,只要解决问题就好。
如果重新去设计图-4的机体和抗偏转措施,反倒不见得有类似固定推力差这种办法来得省钱好用。
该省省该花花这方面,高振东是抓得很紧的。
——
大漠的另外一个基地,一位同志看着防工委发来的最新要求,有些愣神,同时脸上也有惊喜。
“拟对在研的远程以上弹道导弹末级,按照如下尺寸,设计三弹头承托及投射机构,并考虑在末级预留更为复杂的控制系统空间及投射重量。当前工作,依然以单弹头设计为主,但三弹头的相关工作,应予以一定重视。”
这个要求很明确,单弹头是要搞的,但是要预先把三弹头的设计准备好。
如此明确的要求,无疑说明一件事情——弹头小型化,多多少少有些眉目,而且比较乐观。否则一向稳重的防工委不会提出这个要求来。
防工委对三弹头的总体投射重量并没有规定,说明现在小型弹头的小型化程度还并不明确,但这已经是一个好消息。
就算是小型化不多,在一定距离上依然只能扔一个弹头,但是只要这个弹头的重量减轻,那就能带来更大的射程。
“这可是个好消息!哈哈哈!一步到位啊。”
“嗯,这个带劲,单弹头多没劲。”对于他们来说,单弹头的难度几乎不存在,毕竟不论是火箭发动机、单弹头的控制和制导,其实几乎都在共用下面级的技术,这些技术和弹头数量没有什么关系。
唯一要说复杂的,大概是某次会议上某位同志提出来的充气诱饵的存在,使得弹头变得复杂了一些。
所以他们才说在弹头方面,单弹头没劲。
“巧了,还别说,为诱饵准备的一些技术,其实是能用在多弹头上的,特别是这种集束型多弹头。”
“任务更重了啊,哈哈哈。”任务更重了,但是同志们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的灿烂。
——
高卢首都,三角飞机公司总部。
“我们的新飞机怎么样了?我的贝松先生。”
此时脸上挤满了笑容,正在努力向着自己的支线客机项目总监展现着笑容的,是三角飞机公司的总裁。
贝松对此胸有成竹:“进展一切顺利,飞机的主体设计已经完成,我们已经在投料,开始生产用于静力试验的飞机。”
用于静力试验的飞机,对于子系统的要求没有完整机型那么高,可以先行下料生产。对于能早一分钟研制出飞机,就能早一分钟投入到与花旗佬争夺市场这个大计中来的三角飞机公司来说,可谓是分秒必争。
“哈,这真是个好消息。速度真快,干得不错,我的总监先生。”
“总裁先生,这架飞机能这么快,应该归功于您在此之前多次的大胆决策和努力。”贝松总监脸上的表情非常自然,谁说白人不懂人情世故来着?
不论真假,他的话无疑让总裁先生极为受用:“不不不,我只是做到了我该做的。贝松先生,是你们的努力造就了这一切。”
“不不不,我们不能无视您在这场与花旗佬的角逐中的巨大作用。正是您多次大胆的决定与东方人合作,才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软件、更快的设计计算机,还有更加庞大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对于主导这个项目的贝松总监来说,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我们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