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都挺好,就是有点偏(4k) (第2/3页)
大胜利。
飞机在刺耳的刹车声中,渐渐在跑道的尽头停下。同志们一窝蜂的向飞机停放的位置冲去,一边跑一边欢呼。
严格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一架重型飞机上做出如此巨大的改动之后,试飞成功。
都长蘑菇了,天线也换了,这个改动不可谓不大。
试飞员不多,就3位,主驾驶,副驾驶,机械师。
原本图-4的机组要比这庞大得多,但是改为预警指挥机之后,很多机组成员变成了预警指挥操作员,而这头一次的试飞,是不可能把他们带上的。
“祝贺你们,首飞成功!”负责试飞指挥的同志对刚从飞机上爬下来的试飞员道。
毕竟在这之前,其实同志们心里都有那么一点点没底,这东西改动太大了。
“谢谢谢谢,也要祝贺所有的同志。”试飞员在同志们的握手之中,兴致高昂的道。
“飞起来感觉怎么样?”这是负责气动的同志最为关心的地方。
“总体还好,雷达设备舱、新增燃油舱等重要舱段位置与原有炸弹舱基本一致,对飞机的重心改变并不大。不过顶上的天线带来的影响不小,但是总体还能控制。飞行品质有下降,但是能接受。”试飞员一边回想一边道。
飞在空中忙着呢,试飞报告自然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拿得出来。
“真的?那就太好了!”负责气动外形的同志放下了一大半的心。
这个又长又大的涡桨发动机带来的变化可不小,为了把这台涡桨机装下,发动机舱整整向前伸出了一两米,而这一两米的改变,带来的是操纵性和安定性的改变。
同志们对此的应对,是加大了水平、垂直安定面总面积,增加腹鳍等,总之是用最简单、直接、明了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是一架老飞机,太深奥的手法一是搞不定,二是没必要。
这么巨大的改变,让同志们心里有些没底。
此时接到试飞员同志的初步肯定,让他们心里放下了一个重担。
“不过……”
“不过什么?”最怕的就是这种转折。
“不过,能明显感觉得到,这个飞机比起图-4来,有一个天生的偏航力矩,不大,但是很难受,必须时刻进行修正才能保证飞机的航向和姿态。”
试飞员同志都是图-4的特级飞行员,飞机偏不偏,一上手就知道。
搞气动的同志闻言,大惊失色。
“原来刚才起飞时在跑道上扭的那几下,就是因为这个?”
“对,一开始以为是起落架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们很快就控制住了。不过上天之后,这个偏航滚转力矩依然存在。”
试飞员同志的话说得有些轻描淡写,但是同志们都知道他们在起飞和空中到底承受了多么大的风险。
几位搞气动的同志直扑飞机,按说已经在尽力加大稳定性措施了,怎么还天生偏航?也没有什么不对称的措施啊。
试飞员同志已经被同志们接着回营房,几位搞气动的同志还在看着机场上的飞机,喃喃自语。
“难道是因为天线旋转带来的力矩?”和直升机一样,头上有个巨大的转动结构,在转动的时候自然会带来一个转动力矩,绝大部分直升机尾部要加一个尾桨或涵道,这就是最大的原因。
“不对啊,这天线现在也没转啊……”另外一位同志摇头道。
几位同志在已经开始擦黑的夜空下,不顾已经有些料峭的寒风,在一直分析、讨论着,已经忘记了时间。
夜晚,一位军代表同志端着几个铝饭盒来到他们身边。
“同志们,歇一歇吧,先吃点东西。”工作要干,饭也不能不吃。
“不急不急,放那儿吧,我们再摸一摸情况。”
回去对着图纸,绝对没有现在对着飞机实物来得直观。空军的飞行员在地面学习编队战术的时候,一人手上拿一架小飞机飞来飞去,也正是这个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