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83章 别闹~

第583章 别闹~

    第583章 别闹~ (第1/3页)

    ~

    也正是在汉家——尤其是刘荣这般‘如临大敌’式的防备下,高阙之战的过程中,河套才没有生出乱子。

    而在高阙之战过后,河套地区的稳定,才能算做是真正落了地。

    ——河套,已经不再是随时可能面临匈奴兵峰,随时成为战场的前线了。

    曾经由匈奴人掌控,作为幕南地区南方门户的高阙,如今成了汉家进可攻略幕南,退可保河套不失的北方门户。

    有了高阙作为隔断,河套地区的反骨仔们再怎么抱有侥幸心理,也不得不冷静下来,好好考虑清楚了。

    还是那句话;

    高阙,几乎是无法凭借人力,从外部强攻下来的。

    汉家得以打赢高阙之战,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其中还不乏相当程度的运气因素。

    能从匈奴人手中,几乎不付出太大代价便夺取高阙,既是汉家的军事壮举,也同样堪称一场奇迹!

    而奇迹,之所以被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它原本不可能发生,最终却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生了、成为了既定的现实。

    但这样的奇迹,很难再发生第二次。

    如果说,汉家能夺取高阙,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运气爆棚外加国运庇佑,才促成这一奇迹的话;

    那短时间内,在汉家不迅速堕落、腐朽的前提下,匈奴人想要重新夺回高阙,就不是梦想,而是幻想了。

    如此一来,对于河套地区的游牧部族而言,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高阙,不可能再被单于庭夺回去了。

    至少三五十年内,不需要把‘单于庭夺回高阙’这一事件,当做有概率发生的事来考虑。

    既然高阙为汉人所掌控,且基本不可能再度易手,那汉人对河套地区的掌控,就已经是事实上固若金汤了。

    因为河套南部、东部,都是汉人的地界;

    北部,原本是匈奴幕南地区的南门户高阙,如今成了汉属河套地区的北门户;

    等于说是河套的东、南、北三侧,都被汉人给包了个严严实实。

    唯独剩下个西部的河西——别说是对河套地区产生威胁,动摇汉人对河套的通知了,如今已然是自身难保,只能祈祷汉人别急着从河套西出,根本不敢再在河套地区动心思。

    简而言之:本就从东、南两侧钳制河套,并通过武力占据河套的汉人,又在高阙之战后,锁住了河套北部。

    未来两三年——最多不超过五年内,河西也将和河套一样,成为汉人口中的又一块‘新服之地’。

    在这个进程中,匈奴单于庭唯一能做出,且已经付诸行动的举措,便是把从北侧把高阙堵死,竭尽所能的把汉人挡在高阙,不允许汉人踏足幕南地区。

    与此同时,将战略重心西移,试图通过拉长战线、拉长汉人的后勤补给线,来耗汉人的国力。

    用后世人更容易理解的一句话来说,便是用空间换时间。

    只是哪怕这一举措,对于匈奴单于庭而言,也依旧不是多么高明、睿智的方法,而是最后一条不是办法的办法。

    ——一时间换空间,前提是你能撑很久,对方撑不下去;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强,对方会越来越弱。

    而现如今,汉匈双方之间,谁才是更不怕拖,更不急于决战的那一方?

    乍一看,好像是后勤补给成本更高、压力更大,且越往外打,就越吃力地汉家。

    但事实上,无论是从国力的发展、积累,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文明进程等方方面面来看,无疑都是汉家,才是更不怕打持久战的那一方。

    ——游牧之民打持久战,能打出个什么名堂?

    有汉以来五十年,匈奴人在这个位面,做严格意义上的蓝星霸主,做了足足五十多年!

    结果可倒好——称霸蓝星五十年,匈奴人愣是连数数字都没学会!

    就连统计牛羊牧畜、计算畜牧群个体数量增长或降低这种最基本、最基础的人类文明技能,匈奴人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