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万众一心 (第1/3页)
南奕确实有着是否暗中拉拢元士达之子的考虑。
坎朝将止戈之约敲定为功德大赛,让各州先行海选,决出胜者,再与南奕竞技。
南奕自然也不会干看着啥也不做,打算暗中扶持一人参与海选。
若其扶持者能在海选赛中脱颖而出,拿下决赛资格,便可作为暗手存在。
而南奕之所以要暂留元州,不肯提前去雷州,则是因为扶持之人,只适合在元州寻觅。
坎朝与离朝,国情不同。
坎朝,共分十四州。
其中十一脉月宰道统,各自占据一州,作为教化道场;然后分别与离朝、震朝、兑朝接壤的三州,则是由众多旁门竞相较技,上演百家争鸣。
虽说坎朝各州高度自治,一州即似一国,故有梵国之称。
但相较而言,边境三州之民,“万众一心”的程度要弱于内地梵国。
所谓“万众一心”,乃是在和梵国修士打交道时,不可不尝的梵国特色。
梵国修行界,有共享修行之风气,不论舍利元气还是神通果位,皆可共享。
再加上功德林的存在,使梵国修士不仅自身发币,亦会购置他人之币投资修行,进行修为置换,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到极致,便是“万众一心”。
下修,乃至凡人,平时确实有着自我意志。
但关键时刻,同一道统派系的上修,随时可以顶号代为操作。
因为梵国的修行体系,向上不设防。
不仅是上修可以随时顶号,下修也不存在心防一说。
凡下修所知,皆为上修所晓。
所以,南奕若想暗中扶持一人,只适合留在边境三州之一的元州物色人选,而不能去帝都雷音市所在的雷州。
至少,在元州,还有希望找到没有纳入“万众一心”的适合人选。
至于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纳入“万众一心”,则取决于其是否有借法行为——可以把自身元气或神通等等借出去,但不能借法他人。
在坎朝,只要借法他人,就等于对相应梵国道统开放账号权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