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如何抵抗? (第3/3页)
动并未就此停止。
他的目光看得更远。临江城虽暂时稳住,但益州北部防线漫长,难保曹仁不会狗急跳墙,转而攻击其他薄弱环节。
“士载,”顾如秉将邓艾召至面前,指着墙上的舆图。
“临江城虽固,然周边关隘亦不可不防。你即刻动身,持我令箭,前往附近几处重要关口巡视。
一则,联络周边城池守将,督促他们积极协防,互为犄角,不得懈怠;二则,仔细勘查各处关隘防御工事,若有年久失修、基建不足之处,立即征调民夫工匠加固,所需物资由临江调拨!
绝不能让曹军找到任何可乘之机,以此为突破口,威胁我军侧后!”
“末将领命!”
邓艾率领着顾如秉亲点的队伍,马不停蹄,很快便抵达了益州北部防线的重要节点——阳平关。
此地地势险要,本是易守难攻之所,然而当邓艾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进入关内,眼前所见景象却让他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带着亲兵对关隘的防御设施进行了细致的巡查。
这一看,更是让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只见那本应巍峨雄壮的关墙,多处墙砖风化严重,墙体上甚至出现了几道触目惊心的裂缝,最宽处几乎能塞进一个拳头!
垛口也有不少残缺,显然年久失修,疏于维护。
然而,这破败的城墙还不是最让邓艾头疼的问题。
他巡视军械库,发现里面存放的弓弩大多弓弦松弛,箭矢数量不足且多有锈蚀,滚木礌石等守城物资也储备寥寥。
更严重的是,关内守军的士气极其低落!
士兵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眼神麻木,看到他这位“上面来的”将军,也只是懒洋洋地行礼,丝毫没有大战将至的紧张感和守卫疆土的责任心。
邓艾心知情况严峻,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他一方面紧急组织关内所有能动用的人力,包括守军和征调的民夫,立刻开始修补城墙裂缝,加固薄弱段落,同时下令工匠坊日夜不停地打造新的弓弩、箭矢和守城器械。
另一方面,他将关内所有守军将领和士卒集合到校场,准备训话,试图提振这萎靡的士气。
校场上,邓艾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下方稀稀拉拉、站姿松垮的士兵,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诸位将士!我乃烈王麾下邓艾,奉王命前来协防阳平关!曹军无道,屡犯我境,如今其粮草虽被翼德将军焚毁,但困兽犹斗,必会四处寻衅!
阳平关乃我益州北面屏障,关隘在,则益州安,关隘失,则百姓危!烈王仁德,心系我等,特命我前来,与诸位同生共死,共守此关!望诸位将士振作精神,修缮武备,誓与关隘共存亡!”
他话语铿锵,试图激发起士兵们的血性。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片死寂和更多麻木、甚至带着些许嘲讽的眼神。
显然,这种空洞的口号,对于这些长期被忽视、装备低劣、看不到希望的边关守军来说,早已失去了作用。
命令下达后,士兵们在军官的催促下,开始懒洋洋地搬运石块、搅拌泥灰,修补城墙。
但他们的动作慢吞吞的,有气无力,相互间甚至还在低声抱怨。
“修这破墙有什么用?曹军真打过来,几撞木就塌了……”
“就是,弓弩都是老掉牙的,射都射不远,怎么守?”
“谁爱守谁守去,反正老子不想把命丢在这鬼地方……”
“听说曹军那边待遇好着呢,咱们在这连饭都吃不饱……”
这些议论声不大,却清晰地钻入邓艾耳中,让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强忍着怒气,走到一处修补进度最慢的墙段,对着负责此地的一个老兵头目沉声道。
“为何进度如此缓慢?照此下去,曹军来袭,如何抵挡?”
那老兵头目瞥了邓艾一眼,脸上毫无敬畏,反而带着一股破罐子破摔的痞气,嘟囔道。
“邓将军,不是兄弟们不卖力气。您也看到了,这墙都烂到根子了,修修补补顶啥用?还有那些家伙事,都老掉牙了,真打起来,跟烧火棍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