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李鸿章、伊藤博文天津初会 (第1/3页)
第二百三十章 李鸿章、伊藤博文天津初会
天津兵备道、北洋行营翼长、幕客周馥道:中堂大人明鉴,这皇太后不愿与法人再战,孰能奈何!当务之急,倭使伊藤博文一再进逼,中堂大人切勿等闲视之。
李鸿章道:去岁朝鲜兵变,倭人损失惨重;总理衙门来函,伊氏所争者,无非赔偿倭民损失,严惩我方参与将士,倭与我皆不驻军朝鲜等等,总理衙门诸大臣据理力争便是,何须推至吾处!
两淮盐运史续昌道:年初与倭于朝会商,朝廷严旨,华兵驻朝,保护属藩,业已有年,又经朝王屡请留防,义难漠视,今该国乱党未靖,尤不能撤。
李鸿章道:时移势易也!驻倭钦差徐承祖大人密函,伊藤随弁,意在窥探,吾若不自朝撤兵,中倭两国必起兵戎;北圻战火尚未彻熄,吾皇太后绝不会再启战端,后续会谈,注定艰难,吴、续二大人务必早为筹备。
左副都御史吴大瀓道:这倭人缺徳,菩萨亦难度。李大人明鉴,吴某以为,吾于北圻大胜,与法即和,于倭可即呈张状,款不偿、将无罚,兵可退,然朝鲜本国如再有乱党滋事,该国王若请我国派兵弹压,自与倭国无涉。
李鸿章道:庆军戍韩三年,将士苦累嗟怨,稍缓本应撤换,但隔海远役,诸多不便。朝城各国官商毕集,口舌繁多,倭人又从中播弄。统将刚柔操纵,难尽合宜,得人实属不易。如果倭兵允即尽撤,我军亦未尝不可暂撤。
1885年4月7日,倭国特派全权大使、内务卿伊藤博文气势汹汹,道:我方复重三遍,李大人如若惩办贵国肇事将弁,赔偿我方军民损失,且自朝鲜撤军,则倭中万世友好矣!
李鸿章道:朝鲜乃我大清藩属,既有兵变,亦属属国内务;然贵国使臣矫诏入卫,衅遂起耳。吾国将士,奋不顾身,护送贵国妇孺,至仁川口岸,此不为肇事,实乃救人矣;既无肇事,且又拯救贵国之人,何须赔偿!撤军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