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郭贵的一天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郭贵的一天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郭贵的一天 (第1/3页)

    汴京城的赵官家,在肆无忌惮的大撒币的时候。

    西北的熙河路,已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

    郭贵一早就被妻子摇醒了。

    “官人……官人……快醒醒……”

    郭贵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到妻子圆润的脸上,隐约有着泪痕。

    他在去年,就已经成婚了。

    因他立了军功,所以岳父家不止将原本答应的嫁妆都送了过来。

    还额外加了十几头牛和百来只羊做陪嫁。

    此外,他还在王大斧的抬举下,在这南关堡的巡检军里,做了个押官。

    这是大宋军制中,都一级军官的最低一级。

    上面是承局、将虞候、十将。

    皆可由本都/军的主官从有功士兵中保举,经有司批核后除授,号为节级。

    正常的大宋野战骑步指挥/军/将,都在内部大设节级。

    正常一个指挥(五百人),有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十人。

    郭贵的这个押官,便是去年年初,由王大斧保举而来。

    押官虽不算正式的武臣,但在这狄道的南关堡辖区内,大小也算是个人物了。

    郭贵揉了揉太阳穴,驱散宿醉带来的昏头,问道:“贤妻怎么了?”

    “俺爹方才派人来知会,说是俺弟在的那个棉庄,又死了人了……”

    郭贵面色一沉,有些不悦:“瞎讹怎么回事?”

    “俺上次才与他说过,对雇工要好一点,好一点……不要催着人家在日头太毒的时候,都要下地干活……少闹出些人命来……他怎么回事?”

    “这要是被州学里的先生们知道了……怕是又要起波澜!”

    熙河路的棉庄的拓荒面积,每年都在增加。

    但能招到的雇工,却越来越少。

    横山那边的羌部,现在都快被西贼给抓光了——没有被抓的,也都已经逃入熙河境内了。

    搞得如今,宋夏边境的山区,过去那些光秃秃的山头,今年开春居然都出现了绿意。

    甚至,兰州那边的榷市,经常有党项商贾带着虎皮、豹皮、虎骨、豹骨来卖。

    都是西贼的骑士,在巡逻的时候猎获的。

    这在过去,根本不可想象,可见横山的山区,至少宋夏熙河边境这一带,确实没多少人了!

    在劳动力奇缺的情况下,熙河各地的棉庄,不得不对雇工们好一点。

    免得早早的累死了人,没有人给自己赚钱了。

    当然了,熙州州学里的那些先生,可能也起了些作用。

    听着郭贵的不满,妇人立刻哭哭啼啼起来:“官人……俺这弟弟,素来心善,平日来烧香拜佛,从来不断,便连给雇工们的吃食,都是捡着好的……”

    “哪里会害人?”

    “定是那些雇工身子弱,自身经不住劳作……”

    郭贵听着,眼睛一瞪,就要训斥,可看到妻子微微隆起的腹部,心里的气一下子就泄了。

    没奈何,他只好道:“俺稍候便去瞎讹的棉田看看……”

    “若确实与瞎讹无干,俺自会具文给南关堡的王监衙上报!”

    说着他就坐起来,妻子立刻抹掉眼泪,热切的服侍着他穿衣。

    郭贵见着,也是叹息一声,这个妻子百般都好,就是太爱护她那个弟弟了。

    想着那个不成器的小舅子,郭贵心底就有些恼火了。

    这已是今年,死在小舅子瞎讹手下的第四个雇工了吧?

    若是去年,可能还没什么事。

    雇工嘛,命贱,随便死!

    一个夏天下来,狄道附近的几十个棉庄,累死、热死、病死的雇工少说好几千。

    别说棉庄主们不当回事,就算是雇工们也没拿这个当回事。

    大家对这样的事情,都看得开。

    就连死去的雇工家属,也没有怨言。

    若东主家能赐下几百个铜钱一匹粗布当抚恤,甚至还会千恩万谢——雪域高原和横山里面的羌部、吐蕃人的命,贱的很!

    特别是高原上的吐蕃农奴,过去的生活,还不如牲畜。

    最起码,牲畜会被仔细照料,轻易不会饿着。

    但农奴就不一样了。

    一般都是往死里用!

    尤其是,高原人口繁衍的过多的时候,农奴主们会有意识的加大压榨力度,以便弄死多余的人口。

    如今到了熙河的棉庄,虽要日夜劳作,一年到头都没得几日休息。

    可比起过去的日子,实在是好的太多太多。

    至少,棉庄只有累死、病死这两种死法。

    可,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棉庄经济的蓬勃发展,棉庄主们开始越发的爱惜劳力。

    居然开始舍不得雇工们轻易的死掉了。

    同时,熙州州学的先生们,也在趁机宣扬着‘仁爱’、‘义理’。

    唬的棉庄主们一楞一楞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熙河官府也开始重视雇工们的待遇了。

    若死的人太多,上面是真的会调查的。

    倘涉及刑杀、谋杀,更是可能会用大宋刑律治罪。

    等妻子服侍着他,穿好衣袍、靴子。

    郭贵就站起身来,看着还有些不安的妻子,便安抚道:“贤妻安心,瞎讹的事情,俺不会不管!”

    “若实在是犯了事,官府要追究,俺自会去寻关系!”

    “大不了,俺求到王监押面前,求他出手,与苦主家属断仇便是了!”

    熙河这里,党项人、羌人、吐蕃人,都有价码。

    这是他们由来已久的传统。

    只要钱给足,喂饱了相关部族的头人、巫师,同意举行断仇仪式。

    别说是弄死了人,便是光天化日之下,当着众目睽睽杀了别人全家,也能摆平。

    而依熙河的规矩,只要摆平部落,让该部的巡检使和部族首领同意不追究,熙河官府也不会闲得无聊追究。

    免得引起蕃部不满。

    郭贵的妻子听着,这才抹掉眼泪,笑了起来:“有劳官人!”

    郭贵嗯了一声,内心五味陈杂。

    可看着妻子微微隆起的小腹,他又只能低下头去。

    盖因,妻子对他有情有义还有恩。

    想当年,他郭贵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是个欠了官家一屁股债,只能来熙河这里做工还债的穷汉子罢了。

    可妻子却是这熙州狄道的熟羌大族乙埋家的娘子。

    虽是寡妇,虽还带着两个拖油瓶。

    但她有钱啊!

    前夫死后,给她留下了五匹马,几十头羊,好几十亩的水浇地,还有半块山腰的草场。

    这样的条件,在熙州有的是人争着娶。

    但妻子就是看上了他这个穷汉子。

    扛着父兄的压力,与他相好,还拿出贴己钱补贴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