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文教七令,民生十条 (第2/3页)
,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出现在了辽东,收拾残局。
其实被重新启用的那一天,熊廷弼已经知道了结果,但他还是做了。
张居正是对的,哪怕不保张居正的名声,忠良依旧会前赴后继。
“此事不必再提。”朱翊钧一甩手,根本不给张居正多说的机会,吵不过就朕意已决。
张居正说得对又如何,他决定要做的事儿,没人能拦的住他。
张居正笑容满面,他一直不喜欢朝臣们说陛下薄凉寡恩,相反,张居正一直清楚的知道,陛下至情至性。
“猜猜朕发现了什么!”朱翊钧从书桌上抽出了一本书,举在手里乐呵呵的说道:“堂堂元辅,居然这等杂书,居然还是才子佳人的,哎呀呀!”
“陛下!”张居正面色剧变,他昨天夜里看的久了,随手放在了书桌上,居然被陛下发现了!
“先生居然还批注了,哈哈哈。”朱翊钧翻看了下,张居正看的很认真,居然还做了笔记,还划线、批注,甚至把里面的错别字给挑了出来。
“陛下…”张居正有些无奈了,陛下是君,他是臣,他又不能抢,人老了就得服老,明知道陛下要来,还没把这些藏好,被陛下瞧了去。
“朕其实也喜欢看。”朱翊钧眨了眨眼,跟张居正讨论起了里不合理的地方。
“先生你看,这些个才子佳人的,多是一个套子,这开口就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个女儿必然是视若珍宝,这佳人呢,必然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
“但是呢,只要这佳人见到书生,就被迷了心智,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
“这就好比是男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反而去做了贼,编的连影儿都没有了!”
朱翊钧还真喜欢看这些,不是糊弄张居正,这年头娱乐活动匮乏,朱翊钧又不舍得赏钱,不让百艺进宫献艺,就只能看点消遣,看来看去,都是一个套儿,看的多了,就觉得无聊。
其实一翻开书,他就已经完全猜到了后续,但还是会看完。
朱翊钧评价这些才子佳人的,是写这些故事的书生,炫压抑了。
“陛下,其实也不算是没影儿。”张居正十分认真的说道:“范远山那个林姑娘,陛下还记得吧,妾有意郎无情,这林姑娘被范远山拒了,闹了一阵,现在也放出话来,非范远山不嫁,嫁不了,就一直孑然一人了。”
张居正还真找到了合理性,才名远播的林姑娘,认识了范远山,算是误了终身。
朱翊钧一听有瓜,立刻坐直了身子说道:“这林姑娘图什么呢?以她的家世,还愁找不到文采出众的郎君?”
“谁说不是呢,但林姑娘要找大丈夫,那就难了。”张居正倒是明白林姑娘为何不肯将就。
这事儿闹大了,知道的人不少,面子上挂不住,面子反而是其次,这事儿被人念叨两年,就没人念叨了,麻烦的是范远山是个大丈夫,林姑娘喜欢这样的骨鲠正臣,那想都别想了。
“啧啧,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范远山也是,朕都说了,他可以把饵儿吃下,他反而不肯。”朱翊钧颇为感慨,他作为皇帝都准了,范远山仍不肯答应。
张居正思索了下说道:“那范远山要是肯答应,就不是范远山了,陛下,徐成楚和范远山可用,都是吏治里的利刃,可做利剑惩吏治吏。”
“其实王谦品行极好,也是能用的人。”
“这次吕宋巡抚,初步定的人选是王谦。”朱翊钧透露了一件事,王谦要从松江知府升任吕宋巡抚了。
“可惜了,入不了阁。”张居正对王谦有点可惜,王崇古在王谦考举人的时候舞弊,这事儿还给御史捅了出来,王谦就是德行、能力不欠缺,他也就是做到六部尚书,入阁很难。
张居正名单确定后,其他的名单快速确定,留守阁臣为凌云翼、张学颜,六部堂上官,除兵部尚书曾省吾外,全部随行松江府,这六个月驻跸期间,公文都会流转到黄浦江行宫。
南京六部衙门、都察院跟疯了一样,一天十几本奏疏入朝,希望皇帝可以驻跸应天,而不是松江府,一天就能找十几个理由,但皇帝不准应天府衙门重修莫愁湖行宫,应天府十分的被动。
皇帝一律批复知道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甚至还传出了黄浦江行宫大火的传闻,但很快传闻就被证伪,根本没有的事儿,松江府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闲杂人等根本无法靠近行宫。
松江水师甚至出动了整整三百名海防巡检,部署在了行宫,防止驻跸之事被破坏。
万历二十一年三月初三,皇帝大驾玉辂到朝阳门站,乘坐火车南下,为了照顾张居正的身体,一路上走走停停,一直到三月十三日才抵达扬州,三月十七日,皇帝抵达松江府,驻跸黄浦江行宫。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松江巡抚李乐、水师总兵陈璘、水师提督内臣张诚等一干松江府大臣,迎接皇帝圣驾。
“免礼。”朱翊钧下车摆了摆手,示意群臣免礼,看着面前的黄浦江行宫,愣了下。
黄浦江行宫经过了足足五年的翻修,已经和当初完全不同,就从第一印象而言,黄浦江行宫远比通和宫要奢华的多。
“那是正衙钟鼓楼?花了多少银子?”朱翊钧看着一座拔地而起的钟楼,询问李乐、王谦等人。
“完全仿京师所建,花费五十四万银。”李乐颇为自豪,这是他到松江府后建的,而且比京师那座便宜了足足一半还多,而且建的更好,外墙全都是汉白玉,更加端庄典雅,更加契合陛下的尊贵身份。
王谦比李乐更了解陛下,王谦一听就知道,陛下是心疼银子了,他赶忙解释道:“陛下容禀,不是钟鼓楼花了五十四万银,这座钟鼓楼下是松江大学堂天文院舍,包括天文院的天文台,营造总花费了这么多。”
陛下心疼银子不假,但只要物有所值,陛下还是会认同的。
“如此,很好。”朱翊钧一听,立刻满脸笑容的说道,一座钟鼓楼、一个天文院舍,还有配套的天文台,这么点银子真的不多,证明松江府确实有钱,但并没有浪费。
花钱是必要的投入,浪费才是可耻的。
黄浦江行宫,远比京师的通和宫更加豪华,就是园林的景致,都要比通和宫精致许多,这是自然禀赋造成的,京师的水土,要做到这个地步,要花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朱翊钧只休息了一天,就开始上磨了,他到松江府是来办正事的,他召见了松江府、应天府所有官员,了解情况之后,又让赵梦佑带着许多缇骑把情况核实,七天后,足足十七条圣旨下发。
禁聚谈讲学、校园禁奢令、学子入学六月军训、私塾家学办学核准条规、私教教材统一、师范规范、校园禁止传教,仅仅文教方面,就有七条政令。
私塾家学办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