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光粒子束接收成功! (第3/3页)
“量子引力激发端口打开!”
“聚变能源输入成功!”
“大功率超强脉冲激光发射器启动!”
“.”
伴随着一系列的指令汇报声响起,无穷无尽的能源输入了量子模拟激发设备中。
在目前已知最稳定的计时工具,理论误差仅为每20亿年1秒的高精度激光钟的控制下,壳层坍缩-激波制造被熔化,借助恒星的庞大引力场,一个能支撑超光速飞行曲率空间结构被制造了出来。
与此同时,光粒子束发射装置在这一刻同步启动,一束光粒子投入了这个曲率空间,朝着遥远的木星轨道飞去。
“光粒子束发射成功!”
另一边,CRHPC机构总部的控制中心,太阳轨道上实验成功的消息通过增强中继卫星传递了回来。
看着面前落地大屏幕上反馈回来的信息,徐川稍稍松了口气。
激发成功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接收了。
虽然说这两天的时间中太阳和木星的轨道一直都在运动,但这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精确的计算它们的运行轨道并不是什么难事。
相关的计算数据也早就通过量子超算中心完成了计算,并传递给了太阳和木星轨道上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与工程师进行调整。
简单的来说,就是CRHPC这边已经完成对一束光粒子通过超光速航行的曲率空间飞行到木星需要多长时间的精确计算。
而通过激光钟表的超高时间精度,两边可以做到亿分之一秒内的时间同步,确保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装置启动的时候正是超光速飞行的光粒子束抵达的时候。
对于已经掌握了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华国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与此同时,另一边,遥远在数亿公里之外的木星轨道上。
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量子引力模拟接收器完全展开了自己的形态,正安静的漂浮在大红斑的高空轨道上。
透过舷窗,负责带队执行这次任务的刘杨目光落在了云腾云起的木星上,注视着那直径达4万公里,足够容纳三个地球的超级大红斑。
毫无疑问,对于当下的人类而言,这是一份颠覆认知的奇观。
在大红斑与周边大气交接的地带,云墙崩塌与重组却在数小时内完成,慢速的毁灭与瞬时的创造同时上演。
每平方厘米超1000万伏特的电场引发持续闪电,紫色电蛇在红云中炸裂时,激发的辉光足以照亮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小的区域。
然而在大红斑那无比庞大的体积中,闪电能够照亮的区域不过是芝麻与西瓜而已。
收回了注视大红斑的视线,刘杨看了一眼手腕上的高精度手表,上午10点35分。
还有十分钟的时间,超光速粒子就会抵达木星轨道。
“做好回收残骸的准备!”
驾驶舱中,刘杨深吸了口气,下达了指令。
虽然是女性,但长时间执行过各种航天任务的她已然成长为了足够在超光速航行验证实验中担任队长一职。
副驾驶的位置上,另一位航天员裴文瑞点点头,操控着电脑提前设置好各项参数,为接下来的航天行动做好准备。
十分钟的时间并不漫长。
寂静无声的深空中,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束已然接近了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装置。
在激光钟的精确控制下,早已经高做好了准备的接收设备迅速完成了硅燃烧光致蜕变,通过本征模频率共振场牵引动了木星的时空曲率。
深邃的太空中,一团闪耀的光点亮起,在硅燃烧聚变产生的庞大能量下,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装置变成了飞向四面八方的废铜烂铁。
然而没有人关注它,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在那实时反馈回来汇报上。
“光粒子束接收成功!”
那航行于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光粒子,成功的被量子引力接收装置所捕捉到了。
第二轮超光速验证实验,再一次验证了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