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洛阳 (第2/3页)
是正确的选择,光武帝定都洛阳也是有其考量。
可是现在的洛阳虽说是表面繁华,可是谁都知道,自从黄巾起义以来,汉室的天下呈现颓势,甚至这种颓势已经无力回天,宦官当道,卖官鬻爵,说好听的是收钱当官,可是那些官员真的有才能吗?
这些买官来的官员画的钱越多,他们向百姓搜刮的钱财就越多,最后算下来,百姓还是最为受苦的一方,黄巾之乱虽然平息,可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办法制止,因为这是皇帝与宦官不断的搜刮这民脂民膏,皇帝是这个国家的主宰。
洛阳的街道上,一位青年望着天,缓缓的吐出胸中的一口浊气。此人叫曹操,字孟德。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自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其实曹操的父亲本名夏侯嵩。后拜当时的中常侍曹腾为父过继给曹家,故改姓曹。古时候继子便是儿子,过继给他人的孩子就不是自己家的了,就等于是人家的儿子一样和自己家再也没有关系了,所以连姓氏都改成人家的。
像夏侯渊,夏侯敦都是曹操原先夏侯氏的堂兄弟,就是夏侯嵩的本家兄弟的子女。曹洪,曹仁都是曹操在曹姓家族中的堂兄弟,都是曹腾的兄弟们所生的孩子。
其实在汉代的规矩,曹操不应该认夏侯氏为本家宗族,这个不和规矩,因为他已经是过继到曹家了。不过乱世英雄起四方,皇帝都变的可有可无了,这些规矩就显的形同虚设了
都说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这一点倒是和刘备有些相似,就是刘备人家是织席贩履,曹操是正经的世家。
当时只有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颙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