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君臣同心(第一更)

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君臣同心(第一更)

    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君臣同心(第一更) (第1/3页)

    临轩而望。

    章越在自家水榭里赏鱼,这水榭亭台修了差不多一万贯。

    章越素来为官清廉,但修亭台赏玩,倒也不是常事,不过身在官场久了,也不能长久格格不入。

    人生在世每登一个台阶,看到也是不同的境界,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物。

    这些水榭亭台后世逛公园时,觉得不过如此。但是搬进自家府上的庭院却是不一般的感觉。

    闲暇时,在此坐一坐,无人打扰。

    难怪人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而到了这个位置,难免有看芸芸众生如看蝼蚁一般心思,这也是章越时常警惕的。

    现在章越看着鱼儿戏水,倒也是略减朝堂上的烦心事。

    不久彭经义和他的儿子彭宽远入内。

    章越见了当即招手。彭经义三个儿子,唯独彭宽远可以造就,之前入了太学,但也止步于下舍。

    今日彭经义带来彭宽远来见自己。

    有句话是天才只是来见我的门槛。到了章越眼里天下英雄真得如过江之鲫那么多。

    而这些年彭经义一直很有分寸,没有因孩子的事劳动过章越。

    今日既是为彭宽远开了口,章越便见一见。

    彭宽远见了章越可谓是战战兢兢,章越问了对方几句话,见能说到点子上,便赞许点点头。

    等彭宽远走后,章越道:“五郎乃可造就之才,你就放下心吧。”

    彭经义大喜,长长一揖。

    章越笑了笑道:“能帮我自是会帮,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俊才,但缺的是俊才又忠实可靠的人。都道不任人唯亲,难道我还任人为疏不成。”

    说到这里,章越叹息。

    “可惜四郎不懂得这个道理。”

    同样昔年朋友彭经义与黄好义二人便相差悬殊。

    下属与朋友是不同的,朋友讲得是平起平坐,但下属要讲得是分寸感。

    身居高位者可以与下僚开玩笑,甚至有些场合二人亲密得好似朋友般。

    但下僚不能真以为人家当你是朋友。

    所以必须时时刻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黄好义便是这般,但看见好朋友身居高位,自己要仰人鼻息,心底那点会不平衡。虽说没有异样,但心底那别扭之意,章越如何看不出。

    前一次为他二子恳求章越入交引监为吏,但章越听说此子风评不好,便拒之门外。

    黄四说了句牢骚话,当即便被章越打发去陈州办差,至少要个一年半载。

    “司空,黄四去陈州回来,可要小人再点拨他一二。”

    章越想到这里,微微一笑,继续看着池中游鱼。

    “不必了,人难有自知之明。”

    “交引监那地方捞钱太易,三年前,区区一名卑吏便在短短三年内贪墨了五万余贯。”

    “回头还是给他家二郎在府外安排个闲散差事。”

    彭经义点点头道:“是。”

    顿了顿彭经义道:“老爷,王厚来了书信,言已通过西州回鹘联络上了阻卜诸部。”

    王厚将信递给章越,章越展信大喜。

    这就是攻取甘州肃州后,打通河西走廊的好处。

    章越展信一看,果真‘阻卜’各部苦辽久矣。

    章越对彭经义道:“让王厚继续以棉衣盐铁之利拉拢阻卜各部!”

    联络女真反辽,那真是远在天边,但不过是一步闲棋,但真正有用的则是阻卜。

    章越记得正是元祐年间,草原上的阻卜各部爆发了对辽国最大起义,持续了整整八年,令辽国元气大伤。

    而今时日渐渐近了。

    这也是他为何答允与辽国暂时议和的缘故,不过朝中的蔡确,吕惠卿,章惇等人表示反对议和。

    蔡确更是直言,章越是行霸王沽名之事,日后必有后悔之日。

    章越听了这话差点想重新发动乌台诗案,将蔡确贬去岭南。但事实上不仅是蔡确,自己章党内部也有人颇有微辞。

    章党党羽已非当日可言,似韩忠彦,蔡京,蔡卞如今都是手握重权的人物。

    他们虽说对章越还保持着恭敬,譬如蔡卞每次抵达章越府上,都要让马车停得远远地,然后亲自步行一段路到府上。

    蔡京每次拜会章越都是恭恭敬敬的,而且随叫随到,但转身出了章越的大门,都是如群星捧月一般,前呼后拥地浩浩荡荡离去。

    韩忠彦,蔡京,蔡卞,还有同在相位的黄履,沈括都是支持或鼓动章越灭党项的。

    章越心道,既都是一路诸侯,自己若阻住了手下人上进的路,也是不好。

    ……

    元祐二年,大宋仍是全面向四方开拓进取。

    神宗时,章惇往西南方向拓边,比如已取辰州的南北江地区。

    谢景温取诚州。

    熊本取南平军。

    这都是神宗时开疆拓土的成就,但都被元祐党人给一笔带过了。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元祐初时,除了要对党项妥协,同时也要放弃熙宁在西南开拓进取的成果。

    宋朝息事宁人的退让并未换得当地人的支持。

    而新的元祐二年,随着章惇,章直,王厚的大胜,国内经济制度重新确立,元丰变法的继续,大宋正国力蒸蒸日上。

    在新收取定难三州上,章越又废银州而改为银川城,全力经营横山。

    同时元祐二年年末,辽国因变法失败,又爆发大饥。

    见高丽已有蠢蠢欲动之意,辽国也被迫免除与高丽的岁贡,以求全力南面制宋。

    同时宋朝也派出使节绕过高丽,通过倭国绕道与女真联络。

    元祐二年,十一月。

    郊祀大典。

    残月挂在天边。

    无数火燎下,见得大庆殿前的广庭已肃立如林。导驾官身披玄端礼服,手持金节立于丹墀两侧。

    百官鸦雀无声,袍袖间露出的指尖冻得发青,目光钉在紧闭的殿门上,半个月前左相章越刚在都堂签定对辽议和国书。期间宋辽并未停歇,两家都是边打边谈。

    此刻大庆殿前空气中仿佛还滞留着烛火燃尽的焦味。

    此刻宫漏滴答声中,远处传来内侍尖利的唱驾声传来。

    天子赵煦的步辇自宣德门缓缓而出。他踩着伏地宦官的脊背踏进玉辂车,风卷起御道积雪,玄色仪仗旗猎猎翻飞。

    玉辂行至景灵宫,皇帝在漫天渐起的雪沫中行三献礼。

    燎炉里新焚的香樟木索然青烟袅袅而腾。

    礼官诵祝文的声调言道:“……恭惟昊天,眷命有宋……扫清四夷。”

    供奉在神座前的党项降表随风哗哗地翻动。

    御驾转赴太庙时,东方天际已透出蟹壳青,太祝刚捧出太祖佩剑时,殿外突然传来瓦当坠地的碎裂声,大雪开始倾覆而下。

    仪仗在暴雪中挪至朱雀门,卫卒铁甲上积雪盈寸,融化的雪水顺着甲叶流下。

    见此一幕,天子顾语道:“雪兆丰年,这雪是好事,但就是不及时。”

    章越则道:“风雪愈大愈见陛下诚心。”

    天子点点头道:“这是朕登基后第一次主持大典,但盼能一切顺利。”

    ……

    朔风怒号,大雪翻飞。

    至太庙时,雪势愈加猛烈,及至二更天仍未休止。

    天子遣御药院官阎守勤、阎安中至章越斋房传讯。阎守勤叩问道:“陛下问询司空:雪若不停,明日仍此风雪交加之状,则郊祀大礼,当何以行之于郊外?”

    章越目光穿透窗外的雪幕道:“郊祀大礼在后日!天道循环,断无后日不晴之理!”

    语气笃定,不容置疑。

    阎守勤面带忧色:“只怕风雪太大,道路难行,仪仗亦难安稳.”

    话音未落,章越已驳回:“雪大何惧?自有沿途官吏、军民数万众清扫道路,绝无堵塞之理!纵有微雪扑面,亦无妨大体!”

    “何况此雪如此之猛,断然不会持久!”

    阎守勤看着窗外的大雪心道,真如左相所言,大雪会停止吗?

    章越神情肃然:“天子承天意而郊祀昊天,天必佑之,必放晴光!此乃人神之约,天命所归!”

    “即便雪势更甚前日,郊亦必赴!此志不可夺!若登坛之路实在艰难,便移步端诚殿行望祭之礼,亦在郊祀之列。此乃古制,亦是不可更易之底线!”

    见章越伸出食指敲了敲桌案,阎守勤知对方主意已定。

    章越道:“诏书早已昭告天下,四海臣民翘首以待,天子一言九鼎,岂能畏风雪而半途而废?成何体统!”

    阎守勤被其气势所慑,低声禀道:“右相吕公著建言或可于大庆殿内行望祭之礼”

    章越闻此,心知此必是吕公著动摇圣心之举,沉声道:“大庆殿望祭?”

    “决不可行!此议大谬!”

    说完章越挥手示意阎守勤复命,言语毫无转圜余地:“你便这般复奏陛下:郊祀之事,当遵前言古制,风雨无阻!吕公著之议,断不可纳!”

    阎守勤言毕退出章越的斋室。

    章越目光如电般扫过室内,对一旁彭经义吩咐道:“立即集约宰执到我斋室商议!”

    章越心道,吕公著既是私下与天子建言,那我便反客为主。

    ……

    朔风不减,雪势如泼。

    未过许久,吕公著等执政重臣相继踏入章越的斋房。

    吕公著甫一入门,但见同侪大半已至,心底骤然一紧。抬眼望去,上首的章越一身深紫公服,正负手立于窗前。

    庭燎橘红的火光下沉沉夜雪,章越面容上光影明灭,威严凝重,如山岳峙立。

    众人默然落座,唯闻窗外风雪厉啸。

    席间静默如渊,炭火噼啪之声清晰可闻。

    半晌,吕公著打破沉寂道:“若此风雪不息,迁于大庆殿行望祭之礼,或可斟酌?”

    尚书左丞黄履立即接口,语带锋芒:“左相之言,言犹在耳!岂可朝令夕改?且天意循环,断无后日不晴之理!”

    他目光扫过众人,“若贸然移驾大庆殿,届时天公作美,朗日当空,我等置祖宗郊祀之制于何地?置陛下于何地?”

    章越缓缓转过身,语气笃定地道:“陛下既有此虑,实乃体恤臣下艰难。如此,当谋于庙堂,决于公议。”

    言毕,他径自走向案牍,亲自执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