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8章港务处的茶道 (第2/3页)
在哥哥身前,左手扯开校服领口,露出挂在脖子上的银质十字架:“魏组长,这是误会,他是我表哥。“
魏正宏的目光在十字架上停留片刻。这是天主教辅仁大学的校徽饰品,在台湾的外省学生中很常见。他狐疑地打量着林默涵:“你弟弟?“
“是表的,“林默远抢先回答,同时用脚尖在林默涵鞋尖上划了个圈——这是危险信号!“我表哥从台南来投奔我,还没找到住处......“
“是吗?“魏正宏突然抓住林默涵的手腕,将他的手扭到背后,“那正好跟我们回队里'住'几天。“特务们一拥而上,冰冷的手铐锁住了林默涵的手腕。
经过神龛时,林默涵看见红绸布下露出半截蓝色袖口——和赵大海昨天穿的衣服颜色一致!他突然剧烈挣扎起来:“放开我!我要见神父!“这个举动让魏正宏更加确信他心里有鬼,厉声喝道:“带走!“
押解途中,林默涵注意到弟弟始终保持着三步距离,左眼纱布渗出的血迹越来越多。经过旗津轮渡站时,林默远突然脚下一滑,撞在押解的特务身上。混乱中,一张小纸条悄无声息地飘进林默涵的裤脚——是用摩斯电码写的“明晚八点,爱河铁桥“。
高雄市警察局的审讯室比台北的更加简陋,水泥墙上布满弹孔。魏正宏将台灯直射林默涵的脸,强光刺得他睁不开眼。“说!你的上线是谁?“审讯者的皮靴踩在散落的文件上,其中一份正是林默涵伪造的户籍资料——台南渔民“陈阿水“。
林默涵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落在对方胸前的钢笔上——那是美国派克51型,只有军情局高级官员才能配备。“我只是个卖渔具的......“
“卖渔具需要用摩斯电码?“魏正宏突然将一叠照片摔在桌上,全是林默涵和赵大海在巷口接头的画面。最清晰的那张,恰好拍到他递给对方钓竿的瞬间。
林默涵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些照片的拍摄角度表明,至少有两名特务在不同位置监视。看来从他抵达高雄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掉进了魏正宏布下的陷阱。
“赵大海在哪儿?“魏正宏的声音陡然拔高,皮靴狠狠踹在桌腿上,金属桌腿与水泥地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共军可能进攻东山岛,司令等着这份布防图制定防御计划!再不说,我让你弟弟来陪你!“
这句话击中了林默涵的软肋。他想起八年前那个雪夜,特务闯进家里搜查时,弟弟死死护住藏有电台的木箱,任凭警棍落在背上。“要打就打我!“少年的嘶吼声至今还在他耳边回响。
“他死了。“林默涵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死水,“在渔具店火灾里烧死了。“他知道魏正宏不会相信,但这能争取时间——按照摩斯电码的约定,如果他没有在明晚八点出现在爱河铁桥,默远就会启动第二套方案。
魏正宏冷笑一声,从抽屉里拿出个金属盒子。打开的瞬间,林默涵的瞳孔骤然收缩——里面是那支被折断的竹制钓竿,第三节竹筒已被撬开,露出里面藏着的微型胶卷!
“你以为把胶卷藏在钓竿里就安全了?“魏正宏用镊子夹起胶卷在灯光下晃动,“可惜你的小同党太不经打,还没动刑就全招了。“
林默涵闭上眼睛,赵大海叛变的事实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心上。他想起那些被蒸汽烫伤的手指,想起鱼篓里“三短两长“的暗号,突然意识到所有细节都可能是魏正宏精心设计的陷阱。
“说不说?“魏正宏将胶卷凑近煤油灯,火苗舔舐着胶片边缘,“再不说,这份'中美联合军演'的布防图就要变成灰烬了。“
林默涵猛地睁开眼。对方知道军演的事!这个情报让他浑身冰凉——只有高层才有机会接触到军演计划,难道组织内部出了叛徒?
突然,审讯室的门被推开。一名特务慌张地跑进来,在魏正宏耳边低语几句。审讯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狠狠瞪了林默涵一眼,抓起胶卷冲出房间。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将军要亲自审问“的惊呼。
林默涵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衬衫。他知道“将军“指的是谁——台湾防卫总司令孙立人。让这位四星上将亲自过问一个“渔具店老板“的案子,只能说明那份布防图的重要性远超想象。
深夜的牢房弥漫着霉味。林默涵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用指甲在砖缝里刻下摩斯电码。这是他和弟弟约定的最后联络方式,如果默远能看到这些划痕,就会知道他被关押的位置。
“哥!“铁门外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林默涵扑到栅栏边,看见林默远穿着宪兵制服站在走廊尽头,左眼的纱布已经换成新的。“你怎么......“
“我现在是宪兵队少尉,“默远的声音压得很低,他迅速打开牢门,“快走!孙立人明天就要提审你。“
林默涵跟着弟弟穿过迷宫般的走廊,每一步都踩在记忆的碎片上。1947年南京街头,少年默远也是这样拉着他狂奔,身后是追捕的特务;1949年上海码头,弟弟塞给他的那包银元硌得胸口生疼;现在,这个曾经在作文里写“要做哥哥那样的人“的少年,正带着他逃离国民党的监狱。
“你的眼睛......“穿过铁丝网时,林默涵摸到弟弟缠着纱布的左眼。
“被流弹擦伤的,“默远轻描淡写地带过,“在舟山群岛撤退时。“他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赵大海托我转交的。“
油纸包里是半管“美孚“牙膏,尾部有三个指甲刻痕——这是情报安全送达的暗号。林默涵拧开牙膏管,在月光下看见夹层里的微缩胶卷完好无损。
“赵大海是自己人?“林默涵震惊地看着弟弟。
默远点点头,左眼的纱布在夜风中飘动:“他是'海燕'计划的备用联络人,我们故意让他'叛变',就是为了让你拿到这份真的布防图。“他突然抓住哥哥的手,掌心的老茧硌得林默涵生疼,“哥,组织决定让你完成最后一步——把胶卷送到厦门。“
铁丝网外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默远将一支钢笔塞进林默涵口袋:“这是微型相机,拍完军演就去旗津渔港,有艘'大福'号渔船会送你出海。“
两兄弟在黎明前的薄雾中拥抱。林默涵摸到弟弟后背的伤疤,纵横交错像张地图。“照顾好自己,“他在默远耳边轻声说,就像无数次送别时那样。
“哥,“默远突然叫住他,“妈......她去年冬天走了。“
林默涵的脚步顿住了。他想起母亲总在灯下缝补衣服,想起她塞在书包里的煮鸡蛋,想起1949年离别时母亲站在码头,白发在风中飘动如旗。这些画面突然碎成雪花,纷纷扬扬落满记忆的荒原。
“告诉妈,“林默涵的声音哽咽了,“我完成任务就回家。“他转身冲进晨雾,没有回头。身后,林默远举起右手敬礼,直到哥哥的身影消失在街角——这个动作,他在镜子前练了整整三年。
军演前夜
6月14日的高雄港笼罩在紧张气氛中。美军第七舰队的“安提坦“号航空母舰停泊在主航道,舰载机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白色轨迹。林默涵混在码头工人中搬运木箱,帆布帽压得很低,眼角却始终锁定着舰桥上飘扬的星条旗——那里是布防图上标注的指挥中心。
三天前从监狱逃出来后,他就以“陈阿水“的身份混入美军后勤服务队。这个身份是默远用宪兵队档案库的空白文件伪造的,连指纹都做了特殊处理。此刻他工作服口袋里,那支钢笔相机的金属外壳正硌着肋骨。
“嘿!苦力!“一个美国水兵用生硬的中文喊道,他指着甲板上的缆绳,“把那个搬到仓库去!“林默涵点点头,弯腰时悄悄按下钢笔顶端的快门。相机镜头藏在笔帽的铜环里,取景器通过反光镜投射到笔身的磨砂玻璃上——这是上海地下党研制的“钢笔三号“,1948年他在南京路绸缎庄用过同款。
搬运缆绳时,他的手故意在水兵的笔记本上蹭了一下。纸张上铅笔勾勒的舰艇分布图让他心跳加速——这比赵大海提供的布防图详细得多,标注了反潜网的具体坐标。林默涵假装系鞋带,用钢笔相机连续拍摄,快门声被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完美掩盖。
突然,扩音器里传来英语广播:“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码头,演习预演即将开始。“林默涵随着人流走向出口,眼角余光瞥见魏正宏正站在海关大楼的钟楼下,手里拿着望远镜扫视人群。
撤离途中,他在公共电话亭前停下。投币时,手指在拨号盘上按下“3-1-4“——这是通知默远“情报已获取“的暗号。电话接通后,他用闽南语对着话筒说:“阿母,药买好了,明早坐船回去。“这是约定的撤离信号,“坐船“意味着他将在24小时内离开台湾。
回到藏身的废弃鱼寮时,暮色已经浸透了旗津半岛。林默涵将钢笔里的胶卷取出,塞进那支“美孚“牙膏的夹层。这个过程他重复了二十三次,每一次都像第一次那样紧张——1949年在广州,他曾因胶卷曝光导致整个联络站被毁,那个教训刻在骨子里。
突然,鱼寮的木门被推开。赵大海站在门口,左臂缠着绷带,腰间的鱼刀换成了美式***。“陈老板,“他的闽南语比上次流利许多,“船准备好了,明晚八点准时开航。“
林默涵注意到他身后的阴影里站着两个人,军靴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很深——是美军陆战队的作战靴。他慢慢握住藏在鱼篓里的匕首:“你们是谁?“
“别紧张,“赵大海举起双手,绷带下露出“青天白日“刺青,“我们是'国防部保密局'的人。“他身后的人同时举起证件,封皮上的鹰徽在暮色中闪着寒光。
林默涵的心沉到了谷底。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个圈套,赵大海根本不是什么“轮机兵“,而是魏正宏安插的诱饵。他悄悄按下藏在袖口的信号器——这是最后的紧急措施,会引爆藏在鱼寮夹层的炸药。
“孙立人将军要见你,“赵大海向前一步,***的枪口始终对着林默涵的胸口,“他对红党的潜伏技术很感兴趣。“
林默涵突然笑了:“你们抓错人了,我只是个卖渔具的。“他故意拖延时间,右手悄悄伸向鱼篓底部的引爆器。
“是吗?“赵大海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扔过来。林默涵接住一看,是半块发霉的麦饼——1947年上海联络站的饼干!这个发现让他浑身一震:赵大海认识老方!
“老方让我转告你,“赵大海突然改用普通话,“'海燕归巢,勿念'。“这句话像电流击中林默涵,这是老站长牺牲前约定的暗号,只有他和三个核心成员知道!
就在这时,海面突然传来剧烈的爆炸声。赵大海脸色骤变:“军演提前了!“他身后的保密局特工同时转身望向港口,林默涵趁机按下引爆器。
剧烈的爆炸掀翻了鱼寮的屋顶。林默涵在浓烟中翻滚,抓起那支藏着胶卷的牙膏冲向海滩。身后传来赵大海的嘶吼:“抓住他!胶卷不能落入共军手里!“
他冲进齐腰深的海水里,冰冷的浪涛裹挟着他向远处的渔船游去。身后的枪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