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 第0005章当归的药香

第0005章当归的药香

    第0005章当归的药香 (第2/3页)

里。沈仲山将药材倒在竹筛里,阳光透过筛孔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细小的黑色颗粒在光线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这是铅粉混了朱砂。“老者抓起一把药材粉末撒在宣纸上,“用皂角水浸泡后,字迹就会显现。“他突然压低声音,指节叩击桌面发出三长两短的轻响——这是提醒有外人靠近的暗号。林默涵迅速将瓷碗里的药汁泼进天井角落的排水沟,沈仲山则用竹扫帚将地上的粉末扫进炭盆,青烟裹挟着药香从烟囱扶摇直上,与低垂的云层融为一体。

    后门被推开的吱呀声伴随着皮鞋踏在石板上的声响。林默涵抓起墙角的锄头,装作在整理药圃的样子,眼角余光瞥见三个穿黑色中山装的***在月亮门外,领头者腰间露出的枪套在阴雨天里泛着冷光。

    共同防御条约

    下午两点,美国驻华使馆的黑色轿车驶过台北市的仁爱路。林默涵坐在后座,透过深色车窗看着街景缓缓倒退。穿旗袍的女人撑着油纸伞走过百货公司,橱窗里陈列的尼龙丝袜广告被雨水打湿,“美国制造“的字样在水光中模糊成一片。司机将车停在“远东贸易行“门口时,他注意到斜对面咖啡馆的二楼窗帘动了一下——那是“黄芪“发来的安全信号。

    “李先生已经在等您了。“穿西装的店员将他引到三楼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上,台湾岛被红色铅笔圈了个圈,旁边标注着“共同防御条约谈判要点“。穿花格衬衫的美国人转过身,蓝眼睛在金丝眼镜后审视着来客:“林先生带来北京的最新指示?“

    林默涵将公文包放在红木茶几上,拉链拉开的瞬间露出里面的《中央日报》。报纸第三版的社会新闻栏被红铅笔划出框线,报道了台南中药铺查获“红党密写工具“的消息。他注意到美国人的手指在“当归“二字上停顿片刻,玻璃杯里的威士忌随着对方的手抖出细小的涟漪。

    “根据可靠情报,美台双方已就条约文本达成共识。“林默涵将一张药方推过桌面,“这是用'四物汤'改编的密码,每味药材的剂量对应不同的密电码。“纸上的墨迹还带着淡淡的当归香气,“熟地五钱“代表“美军驻台人数“,“川芎三钱“对应“金门防御部署“,而被圈出的“白芍一两“则暗指“谈判破裂风险“。

    美国代表突然将雪茄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玻璃桌面映出他扭曲的脸:“你们的情报总是滞后!“他从抽屉里甩出一叠文件,最上面标注着“绝密“的纸张上,台湾海峡的防御圈被红线标出。林默涵注意到对方的袖扣刻着共济会徽章,这个发现让他想起沈仲山的警告——“蓝眼睛的狼永远不会真心帮狗“。

    “国务卿杜勒斯要求下周签署条约。“美国人突然压低声音,手指在台湾岛的位置重重敲击,“你们的'海燕'计划注定失败。“窗外的雨势渐大,打在玻璃上的声响如同密集的鼓点。林默涵将药方收起时,发现对方的钢笔在文件上划出的痕迹与沈仲山的药杵暗号惊人相似。

    当林默涵走出贸易行时,街角报童的叫卖声刺破雨幕:“号外!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明日签署!“他抬头望向咖啡馆二楼,窗帘缝隙里闪过“黄芪“的信号——三根手指代表紧急撤离。潮湿的空气里飘来当归的药香,与美国香水的味道在雨水中诡异融合,像极了这个岛屿的分裂命运。

    搜查现场

    晚上七点,台南“德记贸易行“的玻璃橱窗在手电筒光束中泛着惨白。魏正宏一脚踹开木门,黄铜门环撞在墙上发出巨响,震落了门楣上悬挂的“财源广进“匾额。穿制服的特务们鱼贯而入,皮鞋踩过满地的瓷器碎片,货架上的罐头滚落发出沉闷的声响。

    “给我仔细搜!“魏正宏的声音在空旷的店铺里回荡,他从货架上抄起一瓶酱油摔在地上,深褐色的液体在地板上漫延,倒映着摇曳的煤油灯光。三天前张曼丽失踪后,他的偏执症愈发严重,总觉得每个阴影里都藏着红党的间谍,连睡梦中都能听见密码电报的滴滴声。

    特务队长突然在仓库角落发出惊呼。魏正宏拨开人群,看见墙根处的木箱里堆满了《毛**选集》,红色封皮在昏暗的光线下像一摊摊凝固的血。他蹲下身翻看,书页间飘落的干枯花瓣引起了注意——那是朵压制成标本的白芍花,与二十年前玄武湖畔张曼丽发间插着的那朵一模一样。

    “把店主带上来!“魏正宏的声音因愤怒而嘶哑。被反绑双手的中年人踉跄着跪倒在地,粗布衣衫上沾着草屑和泥土。魏正宏认出他是台南工商会会长,去年还在“双十节“游行中带头喊过口号。当他的皮靴踩在对方手指上时,听见骨头碎裂的脆响和压抑的痛呼。

    “说!谁是你的上线?“魏正宏从腰间拔出手枪,枪口顶着对方的太阳穴。煤油灯的光芒在枪身上流动,照出扳机护圈上的细小划痕——这是他在上海“四一二“清党时留下的纪念。店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涌出的鲜血溅在魏正宏的裤脚上,像极了那年南京雨花台溅在他皮鞋上的血渍。

    搜查队在店铺后院的枯井里发现了更惊人的东西。当特务们用绳索将铁皮箱吊上来时,魏正宏看见箱中码放整齐的电台零件和密写药水。最底层压着本《新约圣经》,扉页上的签名让他浑身一震——那是他二十年前送给张曼丽的生日礼物,现在却成了红党间谍的罪证。

    张曼丽的救赎

    深夜十一点,淡水河边的废弃鱼寮在月光下像只蛰伏的巨兽。张曼丽将最后一包炸药塞进墙缝,潮湿的木板在脚下发出**。河水拍打着岸边的鹅卵石,潮声中夹杂着远处巡逻艇的马达轰鸣。她摸出怀表看时间,表盖内侧贴着的小照片上,穿军装的青年正对着镜头微笑——那是1937年的魏正宏,还没有后来的阴鸷和偏执。

    三天前在医院的逃亡像场噩梦。当她假装昏迷被抬上救护车时,看见魏正宏站在走廊尽头,军帽下的眼睛布满血丝。那个曾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樱花树下为她读诗的青年,如今变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护士递来的纸条还揣在怀里,“当归“两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