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参会 (第1/3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续又有几位副市长赶到。
八点半,八位副市长尽数到齐。
刘学义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同志们都到了,正式开会,但文件很长,我就不念了。大家先看,看完的可以小声讨论,没看完的挑重点,选择自己分管的领域尽快看。”
一时间,会议室里只剩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又过了十几分钟,讨论声渐渐响起……
“这个‘一乡一品’的思路是好的,报告中举的几个例子也比较贴合实际情况,但只靠市场引导,凭借那什么果蔬超市来与各地农户对接、成立农业合作社的合作,见效会不会不太慢?这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嘛?形成产业规模吗?”
“不然还能咋办?咱们市里财政这个情况,怎么支持?”
一位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皱着眉:“报告里说得很好,要是用行政命令强压,万一市场有个风吹草动,老百姓骂娘是轻的,搞不好要出大事。先试点,那个果蔬超市的老板不就在丰台吗,从丰台镇开始,不能一上来就全面铺开。找一两个乡镇,集中资源,做出个样板来,以点带面。”
主管文旅的副市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旅这部分,我看了很受启发。从兴宁古城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深度挖掘古城历史典故,在此创办明代文化节、兴宁民俗节……”
“选取一条街,集中布置特色商铺、小吃摊、传统作坊。鼓励居民按传统风貌修缮自家院落,同时引进几家有品质的茶馆、手工作坊…思路非常好,但还是要投入啊,投入多少钱?又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呢?报告上的预期过于理想化,还是要进一步算细账。”
“成立泳装协会没问题,但国企改革的事儿是不是再缓一缓?我看省内大部分城市都没有动,咱们现在连个借鉴都没有,这文件上写的思路看似条条是道,但这事儿毕竟涉及几千个家庭的饭碗呐……”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
各位副市长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看问题的角度刁钻又实际。
他们认可报告的宏大构想和具体规划,但在执行层面的困难,也看得一清二楚。
江振邦坐在末位,静静地听着,手中的笔偶尔在笔记本上划过。
这些问题,他早已预料到,甚至在报告的腹稿中,对这些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