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22年与第1天 (第1/3页)
下午四点五十,石龙屯。
一片片灰瓦平房簇拥在一起,胡同交错纵横,充满了岁月的气息。
张山开车载着江振邦来到一处偏僻的平房院落前,李青松的车已经停在了那里。
“这离我家也不远,我完事步行回去就好,三哥你不用等了。”
“行,我先走了。”
张山驾车离开,江振邦核对好门牌号,进入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院里种着几株向日葵。
李青松正坐在屋檐下的马扎上抽烟,见他进来,掐灭烟头招呼道:“来了?进屋吧。”
二人没多叙话,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刚坐下没两分钟,院外传来一阵“突突突”的摩托车声,由远及近,停在了门口。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探头探脑地走进来,看到李青松,立刻喊道:“李哥!”
李青松对江振邦说:“底片给我。”
江振邦依言从包里拿出胶卷递过去。
李青松拿着胶卷走到院里,交给那个小伙子,面无表情地说:“明天中午前必须洗出来,敢丢一张,你就进去吃牢饭吧!”
小伙子吓了一跳,立刻拍着胸脯保证:“我办事,李哥你放心,回去我就带人熬夜搞!”然后,他接过胶卷便骑上摩托车走了。
回到屋里,李青松解释道:“照相馆的老板,明天中午前就能把照片洗出来,到时候我再把底片还你,放心,不会出岔子。”
江振邦微微点头。
下午五点半,刘学义也来到了石屯小院。
恰好江振邦和李青松完成了初稿,刘学义粗粗阅览一遍,提了些建议,又沉吟道:“还是得把调研报告的原稿复印几份,会上也给他们发下去,只看解读报告理解的不够透彻,现在往上手写,时间也来不及了。”
李青松道:“这个好办,一会我回办公室,用复印件再多复印几份出来就行,但照片比较麻烦,冲洗胶卷耗时又费力,那二百多张照片都要明天中午前才能洗出来。”
刘学义摆手:“那就不给他们看照片,只用有文字的复印件就可以…对了,报告原稿中比较敏感的段落必须要涂抹掉。”
李青松点头称明白。
到了晚饭时间,李青松叫了饭店给送来饭菜,三人一边吃饭,一边继续工作。
到了七点半,一抹夕阳出现天际,那份《解读评估报告》的终稿得以敲定。
刘学义看完,满意地点点头,对江振邦问:“我想了想,你觉得明天由府办出面,通知委办让你也参会,去做个记录员怎么样?”
江振邦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笑道:“好啊,会后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