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农和商的思维差异 (第1/3页)
“哈哈,我刚才差点以为自己真是个什么纺织公司的老总了。”
江振邦握着方向盘,车子在颠簸的土路上稳稳前行。张山坐在副驾,扭头看向后排的江大鹰,脸上挂着藏不住的笑意。
“江局,振邦刚才的表现可太绝了。”
江大鹰从脸上也是笑呵呵的,心中却感慨万千。刚才在厂里演戏,他这个当爹的心里都有点紧张,生怕对方旁敲侧击自己装得不像漏了馅。
结果儿子全程掌控节奏,表现滴水不漏,从行业术语到商业谈判的架势,活脱脱一个在商海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完全没让王海涛起疑心。
“可以,照你这个撒谎不眨眼本事,让你自己下去调研我也放心了,肯定吃不了亏。”江大鹰夸奖一句后,从腰间的皮套里掏出砖头一样的大哥大,熟练地拉出天线,拨了一个号码。
电话接通后,江大鹰的声音洪亮依旧:“小丁,没打扰你喂猪吧?”
“江局长!您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惊喜的男声。
“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儿子刚毕业,我带他出来转转,长长见识。”江大鹰随口说道,“正好路过你那片山,去你那吃顿晚饭,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太好了,我这就让我媳妇杀只鸡,您可一定要来啊!”
“我们一会就到。”
挂了电话,江大鹰把大哥大收好,对儿子说:“这人叫丁建国,是国营厂的一个下岗职工。当初为了安排这群人,政府出台了政策,指派林业局将荒山野岭以一个优惠的价格分片承包给他们,他们承包了这些地之后,既是林业局的扶持对象,也是义务护林员。”
“丁建国脑子活,拿着买断工龄钱和亲戚朋友合伙承包了两个山头,种菜种水果,养鸡又养猪,日子过得很不错,家里还安了一部电话。咱们去他那儿,正好能了解下特色农业的情况。”
丁建国这个名字,江振邦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他甚至认识对方。
但那是在前世的2010年,江振邦调任丰台镇担任党委书记的事情了。
那时的丁建国早已不是一个小小的规模农户,他不仅开了家养猪场、还搞起了粮食加工,又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饲料公司,等到2025年,丁建国的家族资产已过十位数。
但此刻,江振邦只能明知故问:“这个人住在丰台的哪个村?”
张山接话:“下山子村,我告诉你怎么走。”
车子拐下土路,又在坑坑洼洼的机耕道上颠了二十来分钟,看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
驶入一条勉强能通车的上山路,没一会便听到了哞哞的叫声,接着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成群的牛羊在在林间中悠闲地吃草。
山腰上,建落着一套三间大瓦房,一个看起来约莫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