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三国当键盘侠 > 谋

    谋 (第2/3页)

后方。一虚一实,一扰一牵,让荆州军首尾不能相顾,军心必然动摇!”

    这正是林凡结合后世“特种作战”与“正面威慑”的思路——在冷兵器时代,这种不与敌军正面交锋、专打软肋的战术,无疑是极为新颖和大胆的。帐内的将领们闻言,反应各不相同:有的眉头紧锁,显然在思考此计的可行性;有的低头沉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似乎在推演战局;也有的面露不屑,撇了撇嘴,低声议论道:“这算什么战术?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伎俩,非王者之师所为!”“是啊,深入敌后风险太大,万一被荆州军围剿,那些小队怕是有去无回!”

    夏侯惇没有理会帐内的议论,他俯身靠近地图,独眼紧紧盯着林凡手指划过的区域,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久经沙场,自然能看出此计的狠辣之处——这就像用无数根细小的针,不断刺扎对手的要害,虽不会立刻致命,却能让对手痛苦不堪、心神不宁,最终露出更大的破绽。

    “此计……甚险。”片刻后,夏侯惇缓缓直起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深入敌后的小队,孤军悬于险境,若被荆州军察觉踪迹,调集兵力围剿,恐怕会全军覆没,有去无回。”

    “将军明鉴。”林凡坦然迎上夏侯惇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正因如此,执行此任务的小队,必须是军中翘楚——他们要身手矫健,能翻山越岭;要熟悉山地地形,懂得野外生存;更要心理素质过硬,能在敌后保持冷静。同时,需为他们配发双马,一匹乘骑,一匹驮运干粮和引火之物,确保行动迅捷;作战时要遵循‘一击即走,绝不恋战’的原则,打完就撤,不给敌军合围的机会。”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更重要的是……信息畅通!末将愿立军令状,亲自挑选并训练这些执行袭扰任务的士兵,同时将‘键盘营’信息组的联络之法教给他们,确保他们能与主力随时保持联络,及时传递情报,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林凡竟要亲自带队去执行这九死一生的任务!帐内瞬间一片哗然,之前那些质疑的将领们也愣住了,看向林凡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靠“奇技”上位的将军,竟然有如此胆量。

    夏侯惇深深看了林凡一眼,独眼微微眯起,似乎想透过他平静的表情,看穿他真正的意图——是急于立功,想靠此计一步登天?还是真的对自己的谋划有十足的把握?他沉默了片刻,突然猛地一拍桌子,沉声道:“准!便依你之策!”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夏侯惇。只见他站起身,走到林凡面前,语气严肃:“林凡,本将军给你五千兵马,由你率领,于新野城外列阵,牵制荆州军主力!至于袭扰小队,由你自行于军中挑选百人,加紧训练,三日后出发!”

    这个安排既出乎预料,又在情理之中——夏侯惇没有让林凡亲自深入敌后冒险,而是给了他更重要的正面牵制任务,同时将袭扰部队的组建和指挥权交给了他。这既是对林凡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巧妙的制约:若袭扰部队成功,林凡有功;若失败,他作为指挥官,也难辞其咎。

    林凡心中一松,连忙拱手行礼:“末将领命!定不辱使命!”

    接下来的三天,林凡几乎脚不沾地,连睡眠时间都被压缩到了极致。他首先带着“键盘营”的几个心腹,走遍了宛城守军的各个营地,从数千士兵中筛选合适的人选。挑选的标准极为严格:不仅要武艺精湛、能开三石弓,还要熟悉南阳一带的山地地形——最好是出身猎户或边民,能在山林中辨别方向、追踪踪迹;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要能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保持冷静,甚至能随机应变。

    最终,一百名符合条件的精锐老兵被挑选出来,集中在宛城以西的一处山谷中,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紧急特训。林凡摒弃了传统的阵型操演、长枪对刺等训练内容,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实用”二字上:他把一百人分成十个小队,每队十人,重点训练小队协同——如何在密林中保持队形、如何交替掩护撤退、如何快速集结;他还亲自示范野外生存技巧,教士兵们识别可食用的野菜、如何在没有火种的情况下取火、如何隐藏踪迹不被发现;为了提升打击效率,他特意将“键盘营”改良的“元戎弩”配发给每个小队,这种弩箭射程远、射速快,适合快速打击后撤离;此外,每个小队还配备了特制的***和燃烧罐——***用于撤退时掩护,燃烧罐则用于焚烧粮草。

    最关键的是联络方式。林凡将“键盘营”信息组常用的简易旗语、哨音联络法教给了士兵们:一长两短的哨音代表“发现敌情”,三短一长代表“请求支援”,不同颜色的旗帜组合则代表不同的方位和指令。他亲自带着士兵们反复演练,直到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确保在敌后能随时传递信息。

    与此同时,林凡还要抽出时间,与夏侯惇派来的五千牵制部队进行磨合。这五千人都是正规军,训练有素,却习惯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将领下令,士兵冲锋,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林凡没有强行改变他们的作战方式,而是将一些简单的标准化管理理念灌输下去:比如给每个百人队配备一名“联络兵”,专门负责传递指令;比如规定士兵在列阵时保持固定的间距,确保进退有序;这些小小的改动,看似不起眼,却大大提升了部队的反应效率和纪律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