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孤灯下的剪影 (第1/3页)
联考成绩带来的冲击波,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反而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每个人心中持续扩散。对于姜凌霜而言,那“年级第八”的名次,与其说是一份成绩单,不如说是一纸冷酷的战书。它清晰地标出了她所处的位置,也无情地揭示了前方需要翻越的险峰。短暂的松懈和自满被彻底碾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悲壮的紧迫感。从那一刻起,她的生活节奏被拧上了一圈更紧的发条,时间的概念被压缩到以分秒计算。
学校规定的晚十点半熄灯制度,在高三年级形同虚设。宿舍管理员是一位面容慈祥却心知肚明的大妈,她深知这些孩子肩上的重担,往往只是象征性地在走廊里巡视一圈,叮嘱几声“早点休息”,便摇着头回到值班室,留下满楼的寂静与从门缝窗隙透出的、微弱却倔强的光亮。这光亮,是无数个梦想在暗夜中燃烧的星火。
凌霜的“夜战场”,经过反复摸索和实践,最终固定在了两个地点。第一个是女生宿舍楼尽头的公共厕所。那里有一扇朝西的窗户,正对着校外一条小马路,路灯光线昏黄,却能顽强地透过磨砂玻璃,在冰冷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一片模糊的光晕。这片光晕,便是凌霜的天然书桌。她常常搬一个破旧的小板凳,蜷缩在窗台下,书本摊在并拢的膝盖上,就着那点可怜的光线,艰难地辨认着密密麻麻的铅字。光线太暗,她必须把眼睛睁得极大,时间一长,眼眶酸涩难忍,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视线也随之模糊。她只能不时地停下来,用力揉搓双眼,待那阵酸胀感过去,再重新埋下头。
第二个战场,是教学楼一楼拐角处一间堆放废弃桌椅和杂物的储藏室。这地方平时少有人来,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的灰尘和霉味。门锁早已坏掉,虚掩着一条缝。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