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渔盐双丰收!全家终于不用饿肚子 (第2/3页)
在现代找一份普通工作要实在得多。
盐场离渔港不远,半个时辰就到了。
远远望去,白色的盐滩上搭着十几架晒盐的竹架,盐工们正弯腰把晒好的盐扫进竹筐里,阳光下,盐粒闪着细碎的光,像撒了一地的碎银子。
盐工老秦看到韩澈过来,赶紧放下手里的扫帚,迎了上去:“韩公子,你可来了!这批盐晒得太好了,比上次还白还细,产量也多了三成,你快看看!”
韩澈走到竹筐边,弯腰抓了一把盐,手指捻了捻,颗粒均匀,没有杂质,比官盐还要好。
他心里松了口气——晒盐法改良后,虽然试产成功过,但大规模晒还是第一次,现在产量和质量都达标,才算真正实现了“盐丰收”。
“老秦,辛苦大家了,今天收完盐,每人多给两斤粗粮当补贴。”
老秦笑得眼睛都眯了:“谢谢韩公子!跟着你干,不仅能学到新法子,还能得补贴,咱们盐工的日子也有盼头了!”
韩澈又在盐场转了一圈,确认没有问题,才提着一小筐新盐往家走。
到家时,已经是午时,赵氏正在院子里翻晒昨天收的野菜,看到韩澈回来,手里还提着盐和一条新鲜的鲈鱼,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去:“澈儿,这盐……晒得真好啊!还有这鱼,这么大一条!”
韩婉儿听到声音,从屋里跑出来,看到鲈鱼眼睛都亮了:“哥!咱们今天能吃鱼了吗?我好久没吃鱼了!”
韩澈笑着点头,把盐递给赵氏,又把鲈鱼递给婉儿:“今天不仅吃鱼,还能吃炒青菜,咱们全家好好吃一顿。”
赵氏接过盐,手指轻轻摩挲着雪白的盐粒,眼眶突然红了:“以前你爹在的时候,咱们一年也吃不上几次鱼,盐更是省着用,有时候煮菜都不敢放盐。现在好了,有你在,咱们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韩澈心里一酸,走过去拍了拍母亲的背:“娘,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不仅不用饿肚子,还能让婉儿读书,让咱们住上结实的房子。”
婉儿抱着鲈鱼,用力点头:“我要跟哥学本事,以后也帮哥做事!”
韩澈笑了笑,转身进了厨房。
唐代的厨房很简陋,只有一个土灶和一口铁锅,但这并不影响他做饭。
他先把鲈鱼处理干净,切成块,用新盐腌了一会儿,然后在铁锅里加水,把鱼块放进去,又切了点姜片去腥,慢慢炖着。
接着,他从院子里摘了几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