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渔盐双丰收!全家终于不用饿肚子 (第1/3页)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初六,辰时。
津门渔港的码头上,晨光刚把海面染成淡金色,空气中就飘满了鱼的鲜腥味——不是往日那种稀薄的、带着海腥的味道,而是浓得化不开的、属于丰收的鲜香。
几十条渔船并排停靠,渔民们正光着膀子,把昨天捕到的鱼从船舱里搬出来,竹筐堆得像小山,银闪闪的黄花鱼、肥硕的海虾、还有几条半大的鲈鱼,在筐里蹦跳着,溅起的水珠落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韩澈站在码头中央,手里拿着一个粗麻本,正低头记录着每家渔民要出售的鱼量。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袖口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偶尔抬手擦汗时,能看到手腕上一道浅浅的旧疤——那是穿越过来第一天,帮母亲劈柴时不小心划的,如今倒成了他在这个时代“扎根”的印记。
“陈叔,你家这筐鲈鱼新鲜,等会儿让林阿福带去过江桥的集市,那边酒楼多,能卖个好价钱。”
韩澈抬头对陈三郎说,笔尖在麻本上画了个圈,“剩下的黄花鱼挑大的留着,咱们下午就开始腌,先做一批咸鱼干试试水。”
陈三郎笑着点头,手里的鱼叉还滴着水:“听你的!昨天这船改得好,我这辈子都没捕过这么多鱼,家里那口子今早煮了锅鱼粥,孩子们吃得直舔碗!”
旁边的周明也凑过来,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可不是嘛!我家小子说,以后天天能吃鱼了,再也不用啃野菜团子了。韩公子,要不是你,咱们哪有这好日子!”
韩澈听着这话,心里暖烘烘的。
穿越到这个时代快两个月了,从一开始连粗粮都吃不饱,到现在渔获满舱,他最在意的,从来不是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是母亲和妹妹不用再饿肚子,是这些跟着他的渔民能过上安稳日子。
他合上麻本,拍了拍周明的肩膀:“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光我一个人也不行。你们先忙着分类,我去盐场看看,那边今天该收盐了。”
离开渔港,韩澈沿着海边的小路往盐场走。
路两旁的芦苇长得比人高,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响,阳光透过苇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想起穿越前,在现代超市里随手就能买到的鱼和盐,那时觉得稀松平常,可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唐代,却要付出这么多努力才能获得,心里不禁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踏实,这种靠自己双手改变生活的感觉,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