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画里乾坤 弦外之音 (第2/3页)
“殿下明鉴。奴婢确是奉命出宫,为织造处采买一批江南进贡的冰蚕丝。此丝珍贵,需当面验看,因与货商约定时间晚了些,清点交割完毕已是宵禁时分,无法赶回宫中。奴婢已向织造处管事嬷嬷报备,并有采买票据和货商出具的留宿凭证为证。并非无故外宿,请殿下察查。”
她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和凭证再次搬出,态度恭顺,理由充分。
萧景琰把玩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慢条斯理地道:“哦?是吗?可本王怎么听说,昨夜京城不太平,有几伙贼人似乎在搜寻什么……一个中年书生,一个宫女打扮的女子。沈女史昨夜,可曾遇到什么异常?或者……听到什么风声?”
他的目光如同毒蛇,紧紧缠绕着沈青澜,不放过她任何一丝细微的反应。
沈青澜心中凛然,知道这才是今日召见的真正目的。她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后怕:“竟有此事?奴婢……奴婢昨夜一直在南城‘锦绣轩’丝线铺的后院客房休息,并未出门,也未听到什么动静。若是知道城外如此不太平,奴婢……奴婢定不敢留宿。”她说着,声音微微发颤,似乎心有余悸。
“南城‘锦绣轩’……”萧景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莫测。他自然派人去查过,那家铺子确实存在,也确实做宫里的生意,掌柜的也证实昨日有位宫里的女官来采买并留宿。一切看似天衣无缝。
但他就是觉得不对劲。沈青澜出现的时机,她那份超乎寻常的冷静与才学,以及昨夜那隐约指向她的搜寻风波……都让他心生疑虑。尤其是,他隐约察觉到,老七萧景玄似乎对这名罪臣之女,有些过于“关注”了。
“你与靖王,可曾相识?”萧景琰忽然抛出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目光如炬。
沈青澜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要跳出胸腔。她强迫自己维持着表面的镇定,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与惶恐:“靖王殿下?奴婢……奴婢身份卑微,只在年节宫宴等场合,远远见过殿下天颜,并无交集。殿下何出此问?”她将问题轻轻抛了回去,眼神纯然无辜。
萧景琰盯着她看了许久,殿内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檀香袅袅,唯有更漏滴答作响。
就在沈青澜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时,萧景玄忽然轻笑一声,打破了沉寂:“罢了,不过是随口一问。起身吧。”
“谢殿下。”沈青澜暗暗松了口气,依言起身,依旧垂首而立。
“你的书法确实不错。”萧景琰语气缓和了些,仿佛刚才的咄咄逼人从未发生,“本王这里还有些古籍残卷,上面的字迹模糊难辨,日后少不得要劳烦你帮忙誊录辨识。”
“能为殿下效劳,是奴婢的荣幸。”沈青澜恭敬应道。她知道,这并非结束,而是一种更长线的监视和控制。齐王并未完全打消疑虑,他要把她放在眼皮子底下,慢慢观察。
“嗯,退下吧。”萧景琰挥了挥手,似乎失去了继续交谈的兴趣。
“奴婢告退。”沈青澜行了一礼,缓缓退出偏殿。直到走出长春宫很远,来到一处无人的宫墙角落,她才允许自己靠冰冷的墙壁,微微喘息,平复那狂跳的心脏。
与齐王的这番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万分。每一句问话都暗藏机锋,每一步回答都如履薄冰。她几乎用尽了全部的心力去应对。
齐王的疑心很重,而且显然已经将她和靖王隐约联系了起来。今后的路,恐怕会更加难走。
靖王府 · 水榭
几乎在沈青澜踏入长春宫的同时,靖王府内,萧景玄已收到了消息。
他并未在墨阁,而是在府中花园的临湖水榭中抚琴。琴音淙淙,初时平和淡远,如清风拂过湖面,但随着一名侍卫的低声禀报,琴音渐渐转急,带上了金戈杀伐之意,凛冽肃杀。
“三哥果然按捺不住了。”一曲终了,萧景玄修长的手指按在犹自震颤的琴弦上,眸光冷澈,“召沈青澜去长春宫鉴赏古画?呵,他何时有了这等雅兴。”
侍卫垂首道:“沈女史已安然离开长春宫,据我们的人观察,神色如常,应是对答无误。”
萧景玄微微颔首,对沈青澜的应对能力,他并不意外。能在那夜之后迅速调整心态,并在锦瑟的刁难下全身而退的女子,绝非易与之辈。
“齐王府那边,有什么新动静?”
“回殿下,齐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