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蛛丝马迹 釜底抽薪 (第3/3页)
彩珠招认、柳嬷嬷反咬的消息,也隐约感觉到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她深知,对方势力庞大,仅靠目前的证据,很难将其彻底击垮。
她开始反复回忆入宫以来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与长春宫、与淑妃、王氏相关的蛛丝马迹。她想起之前整理旧档时,发现的那位前朝婉嫔和吴氏女医的记录,想起婉言嬷嬷的名字,想起刘保血书上那模糊的“女”字……
一条隐约的线似乎在脑海中逐渐清晰。淑妃对付政敌和潜在威胁的手段,似乎有着某种延续性,都喜欢借助医药和香料,行事隐秘而狠毒。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很可能与王氏家族某种隐秘的传承或势力有关。
她将这些零碎的思考和联想,用只有她和萧景玄才懂的、更加隐晦的暗示,通过送饭的渠道传递出去。她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否有用,但她必须尽自己所能,为破局提供一切可能的线索。
这日,老宦官送饭时,除了食盒,还悄悄塞给她一小截炭笔和一张皱巴巴的草纸。
沈青澜心中一动。这是萧景玄在给她创造向外传递更复杂信息的机会!
她强压住激动,等到夜深人静时,就着通风口微弱的光线,用那截小小的炭笔,在草纸上仔细地画下了一幅简易的示意图——那是她根据记忆描绘的长春宫西配殿(前朝婉嫔旧居)的大致布局,并在几个可能藏匿物品的角落做了标记。同时,在旁边写下了“婉嫔-吴氏女医-醉芙蓉?”几个关键词。
她不知道萧景玄能否看懂,但这已是她目前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提示。她将草纸小心折叠,藏于食盒的夹层之中。
次日,老宦官取走食盒时,手指在夹层处轻轻按了按。
沈青澜知道,信息已经送出。她回到囚室,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她就像一个被困在暗室中的人,努力凿开缝隙,将看到的一丝微光传递出去,期盼着外面的人能借此找到钥匙,打开这扇沉重的门。
而她不知道的是,她送出的这份简陋的示意图和关键词,如同最后一块拼图,与萧景玄手中掌握的其他线索完美契合,瞬间点亮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原来如此……釜底抽薪,或许就在此处。”听雪阁内,萧景玄看着洛风呈上的草纸,眼中迸发出锐利的光芒。他立刻下达了一系列新的指令,调查的重点,开始从李才人案,转向了更深层、更久远的宫闱秘辛。
一张更大的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撒向长春宫,撒向太原王氏。而身处漩涡中心的沈青澜,即将迎来她命运的真正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