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半岛蛰伏 第二十九章梦中的婚礼 (第2/3页)
碎功绩,包装成“师座领导有方”的成果呈递上去。这种做法,恰好击中了马林切急于证明忠诚的需求,马林切逐渐信任这位“能人”,毕竟他是半岛政府极力推荐的高材生,政治立场肯定过硬。
凭借这番精心算计的钻营,李完勇不仅顺利获得马林切的信任,更被其视作“心腹”重点培养,一步步推上独立二师师长候选人的位置,手握了实际的权力。
然而,李完勇的“恭敬”从未源于真心,不过是基于利益的暂时妥协。在此前与普通同僚的相处中,他早已暴露了真实面目:面对无实权的同级军官,他始终带着若有若无的轻蔑,交谈时眼神游离、语气敷衍,甚至会刻意忽视对方的合理建议;而一旦有人失去利用价值:比如曾经帮他传递过情报、如今却调离核心岗位的旧友,他便会立刻疏远,碰面时连基本的寒暄都省略,仿佛过往的交集从未存在。此前在争取独立一师职位时,他曾对刺玫凛身边的参谋百般讨好,试图通过对方打探消息,可当得知自己无缘该职位后,便再也没与那位参谋有过任何往来,全然忘了当初对方为他提供的帮助。这种“有用则捧、无用则弃”的冷漠,与他对马林切的谄媚形成了刺眼的对比,彻底暴露了他精致利己、毫无感恩之心的本性。
然而,卢德等人对此选择沉默。毕竟这是李完勇的道德品质问题,对于卢德阵线的发展,他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基地的核心,技术中心。这里灯火通明,各种仪器的嗡鸣声、键盘敲击声和研究人员激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与归化岛那种被AI包办的“高效宁静”不同,这里充满了人脑碰撞的嘈杂和活力。安东的头发几乎全白了,但眼神里的狂热丝毫未减,正对着一个复杂的三维能量结构图唾沫横飞地争论着什么。赵灵依旧对外界事务提不上任何兴趣,一心扑到研发之中。事实上,技术中心要感谢一下马林切,她和她副官的护卫军背景为技术研发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他们经常操作一台模拟器,协助安东测试新设计的相位干扰器原型机——虽然它依旧时不时抽风似的冒出点电火花。
卢德和格蕾塔的工作相对前期已经“轻松”了许多。阵线的发展走上了正轨,各部门运转良好。他们更多负责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
此刻,他们刚从一场关于“序量坍缩”理论应用可能性的冗长会议中脱身,并肩走在通往居住区的覆雪小路上。路灯在寒夜里散发出昏黄的光晕,雪花稀疏地飘落。
“安东还在纠结那‘鬼能量’的谐振频率,”卢德呼出一大口白气,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宽和的笑意,“差点和赵灵打起来。就因为一个小数点后五位的参数。”
格蕾塔紧了紧深绿色的防寒服领口,蓝眼睛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清亮:“至少他们在尝试理解,而不是像归化岛那样直接接受结果。这就是希望所在。”她顿了顿,侧头看向卢德,“比起这个,我更担心磐石。他再那么吼下去,新兵没练出来,他的肺要先冻坏了。”
“邦子已经给他送去了两斤人参酒和一大包山珍,美其名曰‘战略性物资支援’。”卢德笑道,“结果被磐石追着骂了半条街。你要知道,磐石这人固执,丁是丁卯是卯,说邦子贿赂军需官,带坏风气。”
格蕾塔忍不住轻笑出声,摇了摇头。这两年,在半岛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共同肩负着卢德阵线未来发展的重担,朝夕相处的默契,让一股情愫悄然滋长。不知何时,两人之间早已超越战友的情谊,一种无言的信任和依赖沉淀下来,逐渐酝酿成更深的羁绊——牵挂。只是大战当前,前途未卜,谁都没有轻易捅破那层窗户纸。
他们之间很少谈论关于个人的未来,那个过于沉重和不确定的话题。但偶尔,在像这样短暂的独处时刻,眼神交汇间,一种温暖而复杂的情愫悄然流动。他们都清楚对方心里的矛盾——渴望并肩走下去,却又害怕这份牵挂会削弱战斗的意志。他们共同期待着战争结束后或许能拥有的平凡生活,却又深知那可能是一种奢望。他们也曾幻想留下血脉延续希望,又不知道是否让孩子承担他们的责任。
这种纠结像一根细线,缠绕在心尖,不致命,却时常带来细微的刺痛。
2120年3月8日。半岛基地最大的礼堂,同时也是食堂,被简单布置过。这里没有鲜花,一是半岛这季节也找不着,二是这里好像已经放弃了在温室中培育观赏物件的科技树。只有3D打印的各种装饰品,闪着冷硬却别致的光泽。红色横幅倒是挂了一条,上面用半岛文字、汉语、德语和通用语写着“祝卢德与格蕾塔新婚誌喜”。
来宾五花八门。有穿着笔挺军装的卢德阵线元老,有穿着半岛传统服饰前来祝贺的当地政府代表和民众,更多是穿着统一灰色作训服、脸上还带着好奇和兴奋的年轻士兵们。
礼堂弥漫着食物香气——主要是半岛特色的泡菜、各种腌制小菜、热气腾腾的肉汤和东北酸菜。这口酸菜来之不易,是走私过来的,目的是满足格蕾塔对于德国酸菜的想念。与酸菜一同走私过来的还有一件东北大花袄,穿在格蕾塔身上竟意外地合身,透露着喜庆。一口酸菜下去,穿着东北大花袄的格蕾塔变成了“东北翠花”。
格蕾塔噙着泪花,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感谢东北老铁!感谢阵线的大伙!”
这句“感谢东北老铁”说得实在真切。在已利维坦化的东北,人们虽衣食无忧,但骨子里的热情劲儿却丝毫未减。一听说江对岸的半岛人想尝尝本地特产,便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交易。说是交易,其实更像是单向的赠予,毕竟东北人啥也不缺。只要半岛人象征性地拿出点儿东西,他们就大大方方地把对方想要的特产塞过去。若是半岛人能拿出些新奇玩意儿,那更是合了他们的心意。为了满足东北人的这份期待,半岛边界附近的城镇甚至兴起了一大批手工作坊。东北人似乎格外享受这种状态,总是乐此不疲地借着与对岸的交易寻点乐子。虽说这种交易与利维坦对半岛的封锁政策背道而驰,可谁又会真的在意呢?毕竟东北人没有违反任何针对人的法令,而利维坦似乎也默许了东北人这种“娱乐方式”的存在。
安东不知从哪捣鼓出来的、味道有点怪但喝下去浑身发热的“伏特加”。
王得邦今天是司仪,他难得地把脸刮得干干净净,换了身相对整齐的军装,虽然领口还是有点歪。他紧张地攥着几张皱巴巴的稿纸,清了清嗓子:“咳咳!安静!都安静!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各位战友!今天,是个好日子!天公作美……呃,外面大雪纷飞!瑞雪兆丰年!往后的日子,愿你们的爱情如这漫天飞雪,纯净且长久!”短暂的假正经之后,他便暴露本色,“瑞雪兆丰年嘛,年年丰收!生孩子也一样!多给我们生些大侄子、大侄女!”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咱们卢德副总指挥,和格蕾塔总参谋长!”王得邦声音拔高,“这两位,啊,从穿开裆裤……不对,从在归原岛射箭打靶那时候就认识了!一起扛过枪,一起挨过饿,一起揍过铁疙瘩!那是革命的友谊,战斗的情谊!今天,终于……终于要升华了!从战友,变成两口子!”
又是一阵大笑,夹杂着口哨和鼓掌。
卢德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胸口别着一朵3D打印“小花”,脸上有点发烫,但眼神明亮,嘴角一直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格蕾塔则穿了一身改小的、合体的半岛女性传统衣裙,淡蓝色的面料衬得她金发更耀眼,碧眼如水。她微微低着头,脸颊绯红,难得地露出些小女儿的羞态。
“下面!请新郎新娘……交换信物!”王得邦喊道。
卢德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用报废电磁枪撞针打磨成的、略显粗糙却闪着银光的戒指。他拉起格蕾塔的手,小心地给她戴上:“闹姐……以后……嗯……多指教。”他憋了半天,憋出这么一句,耳朵根都红了。
格蕾塔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皮套,抽出一支做工极其精巧、闪着幽蓝金属光泽的……笔?或者说,更像一个微型的多功能工具,顶端甚至还有一个微型数据接口。她递给卢德,声音很轻却清晰:“我自己做的……能破译低级密码锁,还能当高压电击器用。你可要收好。”
台下瞬间爆发出更大的笑声和叫好声!连一脸严肃的半岛代表都忍不住真诚一笑。
“好!礼成!”王得邦趁机高喊,“现在!开吃!喝……喝那个什么……安东特供!”
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人们涌上来向他们祝贺,敬酒。磐石用力拍着卢德的肩膀,差点把他拍散架:“好小子!总算办了件明白事!早点生个小战士出来!老子教他打炮!”鹤竹则递给格蕾塔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套保养得极好的精密工具:“贺礼。”刺玫凛笑着拥抱了格蕾塔,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让格蕾塔的脸更红了。安东端着一杯冒着泡的液体挤过来,非要卢德尝尝他的“最新成果”……
婚礼简单,甚至有些简陋,充斥着战争年代的直白和半岛的粗犷气息,却充满了真挚的祝福和难得的欢笑。在这朝不保夕的岁月里,这一点点温暖的仪式感,像寒夜里的篝火,照亮了彼此的眼眸,也暂时驱散了未来的阴霾。
这场婚礼带给新娘格蕾塔的是满满地真诚与感动,她认为这是世间最浪漫的婚礼。但是,在新郎卢德看来,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常自责自己没有为格蕾塔提供浪漫唯美的婚礼。
卢德这么想,似乎有他的道理。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22世纪,人类的婚礼已经变得非常梦幻。在利维坦策划的婚礼中,新人站在由百万纳米级发光粒子编织的“星轨甬道”上,每一步都踩碎成转瞬即逝的星云,身后拖着淡紫色的光痕如同时间的尾迹。空中悬浮着无数透明的“记忆晶体”,AI正实时调取两人过往十年的脑波共鸣片段,这些画面化作流动的光河在宾朋周身流转。当新人交换戒指时,AI驱动的“情感场域”突然展开,将所有观礼者的祝福转化为可见的能量波纹,与远处星港起降的反物质飞船尾焰交织成绚烂的光网,而那对婚戒在量子纠缠技术的作用下,永远保持着相同的共振频率,就像两颗永不脱节的心跳。
卢德真希望给格蕾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