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抢功与诿过,官僚本色 (第1/3页)
兵败如山倒!
兀朮脱朵看着倒下的帅旗和陷入混乱的部队,气得目眦欲裂,他知道大势已去,再停留下去,恐怕真要交代在这里。
他怨毒地瞪了如同血人般屹立的秦牧一眼,在亲卫的死命保护下,仓皇向高地后方退去。
“狄狗败了!杀啊!”
“夺回高地!”
正在高地下方苦战的乾军,看到狄戎帅旗倒下,敌军大乱,顿时士气大振!
在苏烈等人(他们终于说服李文弼派出了有限的预备队)的带领下,发起了猛烈的反攻!
失去统一指挥和士气的狄戎军队,再也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在高地上丢下大量尸体,狼狈溃逃。
天蒙蒙亮时,染血的高地终于再次插上了乾军的旗帜。
秦牧拄着卷刃的柴刀,站在倒下的狼头大旗旁,浑身浴血,伤口火辣辣地疼,但他站得笔直。
阳光刺破晨雾,照在他年轻却已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坚毅和疲惫。
这一夜,他和他“獠牙”,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力挽狂澜。
然而,看着高地上层层叠叠、敌我双方的尸体,看着那些疲惫不堪、带着劫后余生庆幸的士兵,秦牧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
这场惨胜,本可避免。
那位坐在安全后方、纸上谈兵的李督军。
此刻恐怕正在计算着“击退狄戎,斩获无算”的功劳,而无数士兵的鲜血,却白白流淌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知道,与狄戎的战争远未结束。
而与内部庸帅、腐朽体制的斗争,似乎才刚刚开始。
他的“獠牙”需要时间舔舐伤口,变得更加强大。
而他秦牧,也需要积蓄力量,等待一个能够真正掌控自己命运、不再受制于人的时机。
高地血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伤亡统计和战果核实还在进行。
督军李文弼的奏报已经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送往京城。
在这份精心措辞的奏报中,他李督军“运筹帷幄,洞悉狄虏奸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