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48章 入关方略

第148章 入关方略

    第148章 入关方略 (第3/3页)

个多月的筹备期,重点是部队机械化训练与物资前置,12月1日前,所有卡车、坦克将在锦州完成集结调试,燃油、弹药提前运抵天津补给站。”

    “关于山东兵力整编:

    起义部队4万余人加后续归降兵力,计划整编6万人,编制如下——

    1个甲种师(1.35万人)、

    2个乙种旅(每旅7000人)、

    2个混成旅(每旅8000人)、

    11个省防旅(每旅1500人),

    总兵力经筛选精简后精准控制在6万人,编入整编第二集团军序列,由孙荫亭副司令、黄显声参谋长负责整训与作战协同。”

    蒋海宁此时轻咳两声,目光锐利地看向张汉钦与何柱国:

    “第二阶段的关键是‘协同’。

    孙荫亭等部的起义时间需严格保密,与整编第二集团军推进节奏精准对接。

    建议在12月11日深夜,孙荫亭等部控制济南火车站、电报局等,封锁韩复榘的指挥中枢;

    12月12日拂晓,整编第二集团军从沧州,衡水等地出发,分三路向济南、青岛推进,中路主攻济南,东路直指青岛,西路负责阻击可能的援军。”

    “同时,务必警惕日寇干涉。”

    蒋海宁加重语气,

    “山东半岛濒临黄海,日军联合舰队可能异动。

    需令东北海军‘海圻’‘海琛’号巡洋舰进驻渤海湾,掩护我军侧翼;

    空军P-12战斗机群,B2A轰炸机群进驻天津机场,随时准备拦截日军舰队及海军机群。”

    会议最后,沈钧儒宣读《华北山东部队整编条例(草案)》,明确核心原则:

    “第一,政治上,所有整编部队必须认同《振华大纲》,拥护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领导,坚决抗日;

    第二,军事上,统一编制、统一训练、统一装备,团级以上单位派驻政治委员,营连级设政治指导员,负责思想教育与纪律监督;

    第三,待遇上,整编部队官兵薪资、福利与东北军持平,伤残将士由后方医院收治,阵亡将士家属享受抚恤金;

    第四,晋升上,以战功与能力为核心,不看出身、不搞派系。”

    “条例将在第一阶段进驻平津后正式公布,让友军吃下定心丸。”

    沈钧儒补充道,

    “整编后的两集团军,将分别驻守华北、山东防线,与东北本土形成呼应,构成北方抗日铁三角。”

    张汉钦起身总结,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庄重:

    “入关整编,代号‘铸壁’,意为铸造北方抗日长城。

    第一阶段稳华北,第二阶段取山东,两阶段环环相扣,务必在明年一月底前完成全部整合。

    此举不仅是为了扩大根据地,更是为了凝聚全国抗日力量,应对日寇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进攻。”

    “杨宇霆司令统筹入关全局,王以哲司令专攻华北战场,何柱国司令主攻山东战线,各委员及委员会下属各部门各司其职,财政、后勤、外交、宣传部门全力配合。”

    张汉钦的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要求,所有入关部队必须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扰地方一草一木,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

    所有政治工作人员必须带着诚意沟通,以真情实感争取友军;

    所有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以充足物资支撑前线。”

    “民族复兴,在此一举;

    华夏存亡,系于一线。

    望我全体同仁,戮力同心,不负四万万同胞之重托,不负牺牲先烈之英灵!”

    张汉钦举起茶杯,

    “今日以茶代酒,为‘铸壁’行动成功,为华夏河山重光,干杯!”

    “干杯!”

    委员们与将领们纷纷举杯,茶杯碰撞声清脆响亮,回荡在肃穆的会议室内。

    窗外,晨雾散尽,阳光洒满奉天城,照亮了这座城市的街道与建筑,也照亮了北方大地即将到来的统一与新生。

    会议结束后,一道道指令通过无线电与专线电报迅速传向锦州、山海关、北平、天津等地。

    奉天兵工厂的机器轰鸣声愈发急促,铁路线上,满载物资的列车呼啸南下;

    锦州郊外的训练场,卡车与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正在进行最后的协同演练;

    政治工作队的成员们正紧张学习整编条例与宣传话术,准备随部队入关。

    一场旨在整合北方力量、铸造抗日长城的“铸壁”行动,在民国十九年的深秋,悄然拉开了序幕。

    东北军的将士们摩拳擦掌,华北、山东的民众翘首以盼,历史的车轮,正朝着民族复兴的方向,滚滚向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