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侠贼大战不共戴月 诗词小筑皆作绣景 (第1/3页)
第三回
侠贼大战不共戴月诗词小筑皆作绣景
且说钱侠感觉有异,急忙闪避,一团黑影擦身而过,“嘭”的一声击在空中。击打空气尚有如此巨响,可见力道之大。钱侠还没稳住身形,一团黑影又从另一侧袭来,轰然一响,急又躲过。钱侠闪到三丈之外,第三团黑影已坠向夜空了。
钱侠明白,那人用“月黑拳”击他。这月黑拳可是厉害,拳力发出,成一团黑影,能将月光打出黑洞,发出雷鸣声响。力道越大,形成的黑影越大,鸣声也就越大,捎上便头颅碎裂。钱侠方才看清,出拳之人正是石老道的弟子黑腮,身后一群黑衣人,悄无声息。三拳未中,即欲逼近,众目闪着狼眼一样的绿光。
钱侠无心恋战,遂施展轻功“彩云追月”,纵身跃至数十丈开外。孰料铮亮亮一道细丝已至颈前,急矮身漏过;又一道细丝弯弯曲曲飘来,钱侠发出一掌击去,竟铿然有声,如撞钢丝一般。前方一阵尖笑,一个白衣白脸的人,正用指力从月光中抽出月丝,贯注内力,击向钱侠。此人是石老道的二弟子白面魂,只听他尖声叹道:“唉,又让你逃过了我这招‘月丝剑’!”他并不看钱侠,冲着月光吹了口气,月光竟分解为纤维,内力之高,令人骇然。他身后一群白衣人,竟如送葬的人群,白惨惨一片。
迟疑间,黑衣人已赶上来。钱侠心头一凛,知道石老道手下的“五色绣衣使者”之二色黑白衣出动,已是劲敌。自己往常只与一色衣交过手,尚能全身而退。如今与两色对战,恐凶多吉少,唯全力应战,不计生死。想罢紧绷心神,暗伺两侧。双方不陌生,并不多言。
那黑腮与白面魂偷袭不得手,便欲以群体攻击。但见黑腮嘴里一声长呜,众黑衣皆身形一蜷,个个如滚石一般,以扇面形状向中心扑来;同时白面魂也尖啸一声,众白衣以直线队型快速向前移桩,掌力齐发。钱侠明白此为“锤砧阵法”,遂腾空而起,不料黑白衣亦齐刷刷跃起,同时斜向上方击来。钱侠眼见形势险恶,双手往兜里各抓出一把硬币,用一招“邓通散财”,一旋身两手划出半圆弧,硬币如一圈涟漪,明晃晃四散开来,黑白衣一阵惊呼,倒下数人,顿时阵形一乱,钱侠寻隙纵出圈外。
钱侠刚一落地,黑白衣也追身而至,各合成一鱼,绕着钱侠旋转,恰如太极双鱼,鱼的内边缘极为锋利,掌力凝成寒霜一般的光晕。钱侠使出“内方外圆”掌,双掌划出方形,护住自己,而掌力外溢为圆形,如池中投石之状。虽击倒数人,但局面未能改观,黑白衣愈贴愈紧,钱侠的衣边已被掌力撕成丝缕。
正在危险之际,忽然那月光凝成一道绳索,从空中抛下,将黑鱼吊起,甩出十丈开外,顿时分崩离析。那白鱼势孤力单,被钱侠一掌,化为碎片。钱侠一看,竟是师兄劫侠到了。正是劫侠以双掌发力,将月光拧成绳索,缚住了众黑衣小道。
众小道吃了一惊,朗月之下,见此人身姿挺拔,行动矫健,眉如横柯,唇若重岩,顾盼如秋风横扫,举止若杨抖轻风,豪气遏云,势不可挡。黑白小道瑟瑟索索,顿时失了气势。原来劫侠巡街至此,听得打斗之声,迅疾赶至,正见钱侠身处险境,便以“投鞭断流”招式,破了对方的阵势。
“好功夫。”声音到,一人亦到。其人身形极快,身体站住,影子才姗姗来迟,追上脚跟,尚颤颤如簧。众小道齐声称:“师父!”退至一边,原是石老道到了。他望着劫侠道:“曝书客那书呆子虽呆,徒弟倒还能打。我和那呆子很久不见,就烦请给他捎几招问候一下。”
但见石老道身形一晃,轻飘飘如一朵乌云袭来,距离尚远,劫侠已觉有千钧之重,正是石老道的成名绝技“石道八式”之一“岫吐乌云”。重力笼罩之时,老道轻抖拂尘,似那朵乌云缓缓射出雨注,力道逼向劫侠,却是“石流清泉”。石老道为江湖宿老,既是成名绝技,果然名不虚传,眼见劫侠势难避让。
此时劫侠不得不使出看家护命的本领了。原来武林护命的功夫,正是最后的舍命之招,分为“先伤敌后伤己”、“伤敌同时伤己”、“先伤己后伤敌”三类,凶险遂级递增。劫侠先以一招“劫中有劫”卸去石老道第一式的压力,随后双掌一旋,向自身两肋发力,欲以内力反击自身,使功力暴增数倍,血肉肋骨皆如利箭,穿过对方内力雨注的间隙以伤敌,自己也断无活命之理,正是最为凶险的招数“万劫不复”。因石老道武功极高,劫侠绝难全身而退,故其舍命一搏,将内力运至极致,成了“先杀己而后伤敌”。
石老道见状大惊,早曾听闻劫侠师徒的这门功夫,心想若劫侠用成此招,劫侠死活不论,自己难免重伤,这账极不合算。未曾想劫侠如此果决,石老道略一错愕,内力顿收,拂尘软软的垂下来,早已纵身跃出圈外。劫侠见对方避战,仓促收势不及,自身已然受损。
石老道与劫侠恶斗之时,黑腮与白面魂率余下的小道们又围住钱侠缠斗。钱侠的硬币不断射出,即将用尽,勉强御敌。正焦虑间,忽然路上走来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踉踉跄跄,似是醉酒的神态,误行误撞,进了众人的搏斗圈里。只见他左歪右晃,前俯后仰,缩头腆腹,胁肩踮脚。看似因酒驱使,却又能避开杀招,直把黑白二衣搅动得乱七八糟。石老道看那老者,在杀气纵横的战阵中胜似闲庭信步,便知其身怀绝技,当今世上这样的高人没有几个,当下不敢怠慢, 暗暗戒备。
只听那老者道:“什么乱哄哄的?不让老朽过去!”石老道正色道:“请教阁下尊号?”那老者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石老道脸色大变,沉声道:“莫非是阴阳子老先生吗?”那老者并不答言,摇摇晃晃走了一套“月醉影舞”,周身剑气纵横,与月光反冲折射,如落英缤纷,交相辉映。
蓦然间,老者身形愈来愈快,愈加灵巧,一分为三,却是三人占了三个方位,使用不同的招数。众人揉揉眼,哪里是看花了眼?确确实实是三个人,在举手投足之间,有亮闪闪剑气乱窜,正是江湖失传已久的“对影成三”。石老道早已闻此绝学,既仰慕,又惊恐,不想今日初见,努力想看清招数,却怎么也看不清。黑白二衣小道们因功力尚浅,只看得眼花缭乱,被剑气波及,纷纷倒地哀嚎。
劫侠整日行走街头,认得老者正是路口松荫下算卦的老先生,说道:“谢谢前辈!”早被钱侠一把拽起,飞身离去了。回看那老者晃着醉步慢慢离开,石老道等人僵在那里,连对方的招数都看不清,又如何敢阻拦?
且说钱侠携受伤的劫侠脱离险境后,二人商议道:“看来石老道必欲置吾等于死地,今晚全仗阴阳子老先生相助才侥幸逃过,他日就难说了。”又道:“早先师父有言,危难之时可去见他,今何不去拜会他老人家?且师父几年前已从太行山茱萸峰移至曝书山,住处亦不甚远,我们可按师父留下的地图上山。”二人计议已定,遂连夜赶往曝书山。好在劫侠伤得不重,尚能运气疾行,天亮时二人行了百余里路,赶至山口。
按图进山,沿一宽河上行,不过三里路,河面分为四支。溯其一支行二里,又上接三脉。这三脉水却是奇异,或者交汇一处,忽又四分五裂,偶因石屿而分,终至长泊而合。开合并析,不唯谷涧,亦从崖上,或穿洞中。这水与峰岩纠缠不清,难辨脉络,不知始终,渐成迷途。若无地图指引,断不知何去何从。
二人走了半日,眼前谷地宽阔,有一片大大的水泊,上面一道瀑布,挂在锯齿般的崖壁上,绵延百余米。下方卧着一头石牛,被瀑布击打的清脆响亮,背上写着“宋词瀑”三个字。二人不知何解,遂从右边逐次看起。
第一面瀑布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