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 > 第26章 明夸暗杀!病榻老父疑亲子!

第26章 明夸暗杀!病榻老父疑亲子!

    第26章 明夸暗杀!病榻老父疑亲子! (第2/3页)

底是长大了。”

    “临危能破敌,占了江陵也不忘稳定后方,还心心念念着收复江夏,挂念着我的身子……没枉费我多年心血教导。”

    说着刘表抬手示意侍从将信好好收在自己枕边,仿佛那封信能给他些许安慰。

    心里那根因战事和病痛一直紧绷的弦,似乎暂时松弛了几分。

    然而,刘表这丝慰藉并没持续太久。

    第二天一早,蔡瑁的密信就送到了刘表面前。

    刘表强撑着坐起身,就着昏黄的油灯,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读。

    起初,看到蔡瑁满纸夸赞儿子,他还频频点头,觉得蔡瑁这回总算识大体,知道眼下荆州局势艰难,并没有与刘琦斗气争权而生事。

    蔡瑁支持次子刘琮,刘表是一直都知道的,所以刘表才会心中夸赞了蔡瑁一句。

    可当刘表越是往后读,越是觉得不对劲。

    尤其是“兵力已逾万数”、“粮械尽掌”、“日后荆州事务多由公子做主”这些扎眼的词句跳入眼帘,刘表的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

    蔡瑁这信,字字句句都在夸刘琦,可组合在一起,怎么就那么像在他耳边敲锣打鼓地喊:“刘琦翅膀硬了,你这老父亲快管不住啦!”

    而猜疑的种子一旦落入适合的土壤,尤其是权力者多病衰弱的内心,便会疯狂滋生。

    刘表合上蔡瑁的信件无力地躺回榻上,手指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滑凉的锦被面,眼神空洞地望着帐顶,喃喃自语:

    “琦儿是我亲生的儿子……可江陵,是荆州的江陵,是我的根基啊……琦儿如今手握过万兵马,坐拥坚城粮械,若……若真起了别的心思,我这把老骨头,病成这个样子,还怎么压得住琦儿吗?”

    一时间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猜忌感,像毒蛇一样缠住了刘表的心头。

    心里七上八下,刘表再也躺不住了,立刻传召两位心腹入府议事。

    一个是从事中郎韩嵩,此人是荆州名士,洞察世事,素来就是刘表智囊。

    另一个是伊籍,与刘表同为山阳郡人,也是最早就跟随刘表的老人,十几年的交情,亦是刘表最为倚重的心腹。

    他俩都知道刘表病重,这会儿叫议事,误以为是出了什么要紧事,是以二人皆脸上带着急色步入州牧府。

    二人匆匆赶到刘表内院里,只见刘表勉强靠在一个软枕上,面色灰败,一副大限将至的样子,而榻上放着刘琦与蔡瑁的信件。

    二人一见,心中一惊,还以为刘表快不行了,唤他们来是交代遗言,让他们做辅政大臣呢。

    二人心中感动之余,又夹杂着悲伤,于是二人语气中不免夹杂着点哽咽。

    “明公.......”

    不怪伊籍、韩嵩会如此,一来蒯越蒯良、蔡瑁等人此时皆不在襄阳,二来建安五年刘表已经五十多岁了年老体衰,又染了风寒,在汉末这样的医疗条件下,一命呜呼是很正常的事。

    刘表见二人刚进门就红着眼圈,话没说两句先带了哽咽,先是愣了愣,随即看清他俩那副“准备送终”的模样后。

    刘表顿时没好气地咳了两声,伸手拍了下榻沿:“哭什么?我还没咽气呢!”

    韩嵩、伊籍被这声训得一怔,抬头见刘表虽面色灰败,眼神却还带着股气性,才后知后觉自己误会了。

    刘表翻了个白眼,指了指床榻上的刘琦与蔡瑁的信:“叫你们来,是让你们看这个,不是让你们来哭丧!快过来,给我瞧瞧这信里的门道!”

    二人这才松了口气,又有些讪讪,忙敛了情绪上前,拿起帛书仔细读了起来。

    “你们都看看,先看琦儿的,再看德珪来的这封……然后,说说你们的看法。”

    听见刘表这样说,韩嵩和伊籍对视一眼,心中都已明了七八分。

    二人接过绢帛,快速浏览起来。

    而二人都是官场里修炼成精的人物,蔡瑁那点弯弯绕绕的笔法,岂能瞒过他们的眼睛?

    通篇的“盛赞”,不过是包裹祸心的糖衣,核心就一句话:长公子势力膨胀太快,主公您得小心了!

    再偷眼瞧见刘表那副愁肠百结的模样,更是心知肚明:这位主公啊,此刻正陷在“为父的骄傲”又怕“上位者权柄旁落”,哪怕对方是亲儿子,手握重兵踞重镇,也让他坐立难安。

    伊籍先看完了信,他并没急着戳穿蔡瑁,反而整了整衣冠,笑着向刘表拱手:“恭喜明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