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 > 第26章 明夸暗杀!病榻老父疑亲子!

第26章 明夸暗杀!病榻老父疑亲子!

    第26章 明夸暗杀!病榻老父疑亲子! (第1/3页)

    而就在刘琦写信时,城外的蔡瑁军营里,蔡瑁也没有闲着。

    如今想靠自己逼迫刘琦从江陵城出来是指望了。

    是以,蔡瑁在断了刘琦的粮草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要效果太慢。

    毕竟单蔡瑁所知江陵城内就有五万石粮草,要是这刘琦小儿,真就与自己死磕到底,难道自己还真要在这江陵城外等上个两三个月?

    是以,蔡瑁随即让参军王超替自己写信,准备从刘表那里动手。

    “王先生,”蔡瑁手指头无意识地敲着案几,“这信,你得给我拿捏准了。

    “通篇嘛,只夸不贬,得把长公子夸出花来!”

    “但是呢....”

    “信中得让州牧从字缝里瞧出点别的东西来……嗯,就是那种‘刘琦权重难制’的味道,你明白吧?”

    王超捻着山羊胡,嘴角挂着一丝了然的笑:

    “都督放心,此等微言大义,超最是擅长。”

    “保管让州牧阅后,既喜公子之能,又……忧其势大难制。”

    说罢,王超铺开绢帛,蘸饱了墨,笔走龙蛇。

    蔡瑁在一旁踱着步,时不时凑过去瞅两眼。

    信的开篇,极尽夸赞之能事:“琦公子真乃明公骨血!”

    “孙策来犯江陵,长公子竟能横渡茫茫云梦泽,奇袭敌后,津乡一战斩江东骁卒千余,俘战船三十余艘,硬生生逼得那小霸王重伤败走,保住了我荆州腹心——此等用兵之勇、临危之智,颇有明公当年单骑定荆州之风啊!”

    这捧得越高,后面隐含的对比才越让人心惊。

    中段,王超开始罗列刘琦如今实力,字字扎实:

    “长公子入主江陵后,雷厉风行,一两日便整饬防务、安抚百姓,庞、习等本地大族争相归附,连那傅芳的旧部都甘心听其调遣。”

    “而臣私下细察,长公子麾下,原属襄阳营的五千精锐丝毫无损,又自江夏调来郡兵三千,长沙调来郡兵三千,加之收编的江东降卒近两千,林林总总,兵力已逾万数!”

    “江陵府库中积攒的五万石粮草、上千套军械,眼下尽在其掌握。”

    “长公子凭此雄厚根基,日后收复江夏失地,当真易如反掌。”

    王超细述这些数字看似报功,实则是给刘表心里添秤砣,让刘表掂量掂量刘琦儿子的分量。

    结尾处,图穷匕见,却依旧裹着担忧的糖衣:

    “琦公子年未三十,便已掌两郡兵权,坐镇江陵此等重镇,军民归心,实乃明公之福啊!”

    等信写好,蔡瑁拿过来逐字逐句读了三遍,才满意地捋了捋胡子:“嗯,就这么着!看着全是好话,里头全是刺儿。”

    随后蔡瑁叫人取来火漆,亲手封了口,又把个心腹骑士叫进来,:

    “这信你亲自送襄阳,亲手交给州牧,路上别经第二个人的手,要是出了半点差错,你提头来见我!”

    骑士连忙应了,揣着信就往外跑,马蹄子踏得尘土飞扬。

    蔡瑁站在帐口望着,嘴角勾出个冷笑。

    蔡瑁要的就是让刘表自己从“夸词”里读出“威胁”,旁人说再多都没用,得让这当爹的自己疑上儿子,那才叫釜底抽薪。

    只要刘表心生起疑,一纸调令便可将如今看似势头正盛的刘琦麾下兵马给拆散了。

    另一边,襄阳州牧府的后院,刘表内室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艾草气息,却也压不住一股沉沉的暮气。

    刘表躺在病榻上,脸色蜡黄,眼窝深陷,自打黄祖被阵斩,江夏被占噩耗传来后。

    刘表惊怒交加吐血,随后又染了风寒,这病榻一卧就是个把月,不见好转,反而咳得越来越厉害,每次咳嗽都感觉胸腔要裂开似的。

    不过作为雄踞江汉数十年的枭雄,最怕的不是身体上的不适病痛,而是权力根基的动摇,外部强敌与内部潜在的威胁,比任何风寒都更能侵蚀刘表的生机。

    这日午后,阳光勉强透过窗棂,侍从轻手轻脚地捧着一封帛书来到榻前,轻声说:“主公,是江陵大公子的奏报。”

    “念。”刘表闭着眼,有气无力地吐出一个字。

    侍将刘琦信中的内容缓缓读来,无非是报捷、安民、整军、惦念父亲身体,并表示已做好准备,不日即可东进驱逐孙策收复江夏。

    刘表听着,脸上渐渐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忍不住又咳了两声,才欣慰道:“琦儿……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