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红妆十里迎嘉礼,同心共筑太平基 (第1/3页)
皇帝赐婚的圣旨传遍京城那日,永宁侯府的朱红大门前挤满了前来道贺的勋贵世家。府内的丫鬟仆妇们早已忙碌起来,红灯笼从正门一路挂到内院,锦缎绸缎堆满了库房,空气中弥漫着蜜饯与香料的甜香,处处透着即将办喜事的热闹。
凌燕坐在梳妆台前,青黛正为她梳理长发。铜镜里的女子眉眼含笑,发间那支海棠玉簪温润依旧,映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小姐,内务府刚送来的凤冠霞帔,奴婢给您试试?” 青黛捧着一个描金漆盒,语气难掩兴奋 —— 那凤冠上缀着九颗东珠,霞帔用的是江南最好的云锦,绣着百鸟朝凤的纹样,是皇帝特意下旨为凌燕定制的。
凌燕笑着点头,任由青黛为她穿戴。凤冠虽重,压在头顶却不觉得沉,反而让她心中泛起踏实的暖意。正梳妆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凌轩身着宝蓝色锦袍,手里捧着一个木盒,蹦蹦跳跳地走进来:“姐姐,你看我给你准备的嫁妆!”
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枚温润的羊脂玉璧,上面刻着 “平安” 二字。“这是我用舅舅给的零花钱,在玉器行挑了好久的。” 凌轩仰着小脸,眼神认真,“姐姐嫁给七皇子殿下后,一定要平平安安的,我以后会经常去宫里看你。”
凌燕心中一软,伸手摸了摸凌轩的头:“轩儿长大了,知道疼姐姐了。这玉璧姐姐很喜欢,会一直带在身边的。” 她看着弟弟长高不少的身影,想起从前那个被柳氏蒙蔽、对自己充满敌意的小男孩,如今已长成明事理的少年,眼眶不禁微微发热。
正说着,永宁侯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着一身崭新的绯色官袍,神色间满是欣慰,却又带着几分不舍:“婉儿,明日就是你的大喜之日,为父已让人将侯府的田产、铺子都整理好了,作为你的嫁妆。你嫁入东宫后,虽有太子照拂,但手中有产业,说话也更有底气。”
凌燕起身行礼,语气带着感激:“父亲费心了。只是这些产业,还是留给轩儿吧,他是侯府的继承人,需要这些支撑侯府的未来。”
“傻孩子。” 永宁侯笑着摇头,“侯府的产业本就有你一份,而且你弟弟年纪还小,这些产业交给你打理,为父更放心。等轩儿长大了,你再交给他便是。”
凌燕还想推辞,沈从安却从门外走进来,笑着说道:“婉儿,你就听你父亲的。你嫁入东宫,不仅是你个人的事,更是侯府与皇室的联结。手中有产业,既能让你在东宫立足,也能为侯府增添保障。”
看着父亲和舅舅坚定的眼神,凌燕不再推辞,屈膝道:“多谢父亲,多谢舅舅。”
当晚,侯府举办了小型的送嫁宴,只邀请了亲近的亲友。宴会上,沈从安拉着凌燕的手,细细叮嘱:“婉儿,东宫不比侯府,人际关系复杂,你凡事要多留个心眼,切勿轻易相信他人。但也不必太过拘谨,太子对你真心实意,陛下和皇后也看重你,你只需做好自己便可。”
“舅舅放心,我记住了。” 凌燕点头,目光扫过满座亲友,心中满是不舍,却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侯府的丫鬟们就忙碌起来。凌燕坐在梳妆台前,由京城最好的喜娘为她上妆。胭脂轻点,黛眉细描,镜中的女子褪去了往日的锐利,多了几分温婉。青黛为她戴上凤冠,轻声道:“小姐,太子殿下的迎亲队伍已经到府门外了。”
凌燕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正厅时,永宁侯正站在门口等候,他看着女儿身着凤冠霞帔的模样,眼中满是不舍,却还是强忍着泪水,将她的手交到前来迎亲的萧景珩手中。
萧景珩今日身着大红的太子蟒袍,身姿挺拔,俊朗非凡。他握着凌燕的手,眼神温柔:“别怕,以后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