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北疆查案探阴谋,朝堂对峙定江山 (第2/3页)
真是好大的胆子!”
    “下月十五?” 凌燕心中一惊,“距离现在只有十日了!我们必须尽快将证据呈给父皇,让他提前做好准备,调兵遣将,阻止靖安王的大军南下。”
    萧景珩点头:“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进宫面圣。”
    两人立刻驱车前往皇宫,抵达宫门时,已是午后。太监通报后,皇帝立刻在御书房召见了他们。见到凌燕和萧景珩,皇帝神色凝重:“你们急匆匆进宫,是不是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萧景珩将证据呈给皇帝,语气沉重:“父皇,太后与北疆的靖安王勾结,意图谋反。他们计划在本月十五,趁您去天坛祭天之时,起兵南下,攻占京城。这是他们的作战部署图和联络密信,证据确凿。”
    皇帝接过证据,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难看。当看到作战部署图上标注的 “攻占京城” 字样时,他猛地将证据摔在桌上,怒喝:“好一个狼子野心的靖安王!好一个狠心的母后!朕待他们不薄,他们竟敢背叛朕,背叛大靖!”
    “父皇息怒。” 萧景珩上前一步,语气恭敬,“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距离他们起兵只有十日了,我们必须尽快调兵遣将,一方面加强京城的防御,另一方面派大军前往北疆,阻止靖安王的大军南下。”
    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景珩说得对。朕现在就下令,让兵部尚书调五万大军,前往北疆,由你统领,阻止靖安王的大军;同时,让禁军统领加强京城的防御,关闭城门,严禁闲杂人等出入;另外,派侍卫包围慈宁宫,将太后软禁起来,防止她在京城内应。”
    “父皇英明。” 萧景珩和凌燕齐声行礼。
    “凌燕。” 皇帝看向凌燕,语气缓和了些,“此次你又立了大功,不仅识破了太后和靖安王的阴谋,还为朝廷争取了时间。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朕说。”
    凌燕屈膝行礼:“陛下,臣女不求赏赐,只求陛下能尽快平定叛乱,保护大靖的百姓,不让他们遭受战乱之苦。”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一个深明大义的凌燕!朕答应你,定会尽快平定叛乱,还大靖一个太平。”
    离开御书房后,萧景珩立刻前往兵部,调兵遣将,准备前往北疆。凌燕则返回侯府,安排护卫队加强侯府的防御,同时让沈从安在朝堂上安抚大臣,稳定人心。
    接下来的十日,京城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五万大军在萧景珩的统领下,日夜兼程,前往北疆;禁军则加强了京城的巡逻,关闭了城门,严禁任何人出入;慈宁宫被侍卫包围,太后被软禁在宫中,无法与外界联络。
    十五日很快到来,这天清晨,天还未亮,皇帝便按照原计划,前往天坛祭天。凌燕则带着侯府的护卫,跟随在皇帝身边,负责保护他的安全。天坛周围布满了禁军,戒备森严,每一个角落都有侍卫巡逻,确保皇帝的安全。
    祭天仪式进行到一半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跪在皇帝面前,语气急促:“陛下,靖安王的大军已在北疆边境被靖王殿下的大军拦截,双方展开激战。靖王殿下派人传来消息,说靖安王的大军战斗力很强,请求陛下再派三万大军支援。”
    皇帝心中一紧,立刻下令:“让兵部尚书再调三万大军,前往北疆支援景珩!”
    侍卫领命离去,祭天仪式继续进行。凌燕站在皇帝身边,心中却满是对萧景珩的担忧。她知道,北疆的战事定十分激烈,萧景珩虽然武艺高强,却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跑来,神色慌张:“陛下,不好了!被软禁在慈宁宫的太后,煽动宫中的宫女和太监,发动叛乱,已经攻占了宫门,正向天坛赶来!”
    皇帝脸色一变:“什么?太后竟然还敢煽动叛乱!凌燕,你立刻带着护卫,前往宫门,阻止他们!朕继续完成祭天仪式,稳定人心。”
    “是!” 凌燕领命,立刻带着侯府的护卫,朝着宫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宫门外,太后正站在一辆马车上,手持宝剑,煽动着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你们听着,皇帝昏庸无道,宠信奸妃,残害皇嗣,我们今日起兵,是为了推翻昏君,拥立贤明的君主,让大靖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谁要是能杀了皇帝,朕封他为侯!”
    宫女和太监们被太后的话煽动,手持武器,朝着天坛的方向冲去。凌燕带着护卫赶到时,双方正好在宫门前相遇。
    “太后,你竟敢煽动叛乱,背叛陛下,背叛大靖!” 凌燕勒住马绳,语气冰冷,“识相的就立刻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或许陛下还会饶你一命!”
    “凌燕!” 太后看到凌燕,眼中满是怨毒,“又是你这个贱人!若不是你,哀家的计划也不会败露,景渊也不会被打入天牢!今日,哀家定要杀了你,为景渊报仇!”
    说着,太后下令:“给我上!杀了凌燕,重重有赏!”
    宫女和太监们蜂拥而上,朝着凌燕冲来。凌燕手持软剑,策马向前,与他们厮杀起来。侯府的护卫们也纷纷上前,与宫女和太监们展开激战。
    凌燕的软剑灵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