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团队组建与“土法上马” (第1/3页)
王永革和陈继业被早早叫来,两人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那几件从未见过的“小玩意儿”,脸上写满了惊奇与困惑。
“四哥,这……这就是给五轴平台找的‘大脑’?”
王永壮拿起那个逻辑门电路盒,对着灯光仔细看里面米粒大小的晶体管和细如发丝的电阻。
“就这么个小东西,能比一柜子继电器还管用?”
陈继业则更关注图纸上的系统框图,手指顺着信号流向移动,眉头紧锁:“指令译码、插补运算……”
“赵主任,这套思路确实比继电器控制先进太多,可这对元器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极高,咱们国内的晶体管,怕是……”
赵四早有准备。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指令编码器实验板,拨动上面几排小巧的开关。
“看好了,”
他说着,将开关拨到某个组合,对应的几个发光二极管亮起,“这表示,‘X轴正向移动,距离10个单位’。”
他又换了一种拨法,二极管亮灭组合随之改变,“这是‘主轴启动,转速设定500’。”
他连续演示了几个基本指令,王永革和陈继业的目光从疑惑渐渐变成了然。
“我明白了!”陈继业猛地一拍大腿。
“就像电报码!用不同的开关组合代表不同的命令!”
“这比继电器那边接一坨线要清楚多了!”
“对,就是这个意思。”
赵四放下实验板,“但这只是最基础的输入。”
“关键是如何让机器读懂这些‘电报码’,并准确执行。”
他指着图纸上的核心部分,“这就需要这些逻辑门电路,按照我们设计好的规则,进行判断和计算,最终输出信号去驱动电机。”
他拿起那个装着基本门电路的样品盒,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
“比如这个‘与门’,只有两个输入都通电,它才输出信号。”
“这个‘或门’,只要有一个输入通电,它就输出。”
“我们可以用这些基本的‘逻辑砖块’,搭建出能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的‘房子’。”
王永革挠挠头:“听起来还是有点玄乎,不过……四哥你说能干,咱就干!”
“需要咱们机械这边做什么?”
“第一步,改造接口。”
赵四铺开五轴平台的机械图纸,“现有的伺服电机驱动部分要保留,但控制信号接入点要改。”
“我们需要把新的控制板卡输出的弱电信号,安全、可靠地连接到驱动柜上。”
“永革,你带人负责这部分机械接口的改造和线路铺设,务必保证屏蔽和接地,防止干扰。”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王永革挺起胸膛。
“继业,你负责协调电气安装和后续的联合调试。”
“控制柜的位置、散热、电源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