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调整与聚焦 (第1/3页)
专家论证会的肯定,像一阵强风,吹散了笼罩在攻关小组头上的疑云。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具体、更艰巨的任务。周主任和张副局长的话言犹在耳:方向对了,但要讲究策略,要聚焦,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赵四就把王永革、陈继业和两位年轻干事叫到办公室。屋里还残留着昨晚熬夜讨论的烟味,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还没擦。
“专家们给咱们撑了腰,但咱们自己得清醒。”赵四开门见山,手指敲了敲桌上那份厚厚的报告初稿,“摊子铺得太大,一口吃不成胖子。张局和周主任的意见很明确,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先在一两个点上打出样子来。”
王永革挠挠头:“四哥,道理咱懂。可这十几个方向,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先搞哪个?怎么搞?”
陈继业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优先级我们已经排过。第一档的三个,‘高性能合金钢’、‘精密加工’、‘电子元器件’,战略意义最重大。”
“但从现实角度看,‘电子元器件’涉及材料、工艺、检测整套体系,难度最大,周期也可能最长。‘精密加工’对设备、基础工业水平要求极高,不是短期能见大成效的。”
赵四点点头,接过话:“‘高性能合金钢’是工业的粮食,问题最普遍,影响面最广。鞍钢、上钢三厂这些重点企业有一定基础,炉外精炼、连铸这些技术虽然先进,但国内外都有成熟路径可以参考,突破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旦成功,效益也最直观。”
他走到黑板前,把“高性能合金钢冶金质量提升”圈了出来:“我的想法是,集中全力,先把这个山头攻下来。把它做成一个样板,让所有人看到,攻克共性基础难题不是空话,是真能解决问题、带来效益的!”
“那其他方向呢?就不管了?”一位年轻干事忍不住问。
“不是不管,是分步走。”赵四解释道,“‘精密加工’和‘电子元器件’的研究不能停,但现阶段以跟踪研究、技术储备、小范围试验为主。等其他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