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 第103章 专家的肯定

第103章 专家的肯定

    第103章 专家的肯定 (第1/3页)

    部里的小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空气里弥漫着烟草的气味。一场关于赵四那份《国家重大装备共性基础技术难题识别及攻关路径建议(初稿)》的专家论证会,正在这里举行。

    不管这份文件最终能否通过审核,能否实施,能够引起这么多人注意、讨论,至少证明这份文件是有价值的。

    参会的有部里科技司、计划司的官员,几位头发花白、戴着深度眼镜的老专家,还有来自钢铁研究院、机床研究所、第七电子管厂等单位的资深技术负责人。

    周主任亲自坐镇,张副局长也在场,面色平静地翻看着材料。赵四和攻关小组的王永革、陈继业坐在靠墙的一排椅子上,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准备资料。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有些凝重。

    计划司的一位处长率先发言,语气带着惯有的审慎:“这份报告涉及面广,提出的攻关方向投入巨大,关系到未来几年的资源分配。今天请各位专家来,就是要务实地评估一下,这些方向是否抓得准,有没有可能实现,优先级又该怎么排。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装备司的李副司长没直接开口,但他身边的一位科长接过话头,重复了之前的担忧:“我们担心的是,大规模攻关会不会影响现有重点项目的进度?比如鞍钢,生产任务压得很重,突然要调整工艺搞质量提升,万一产量掉下来,谁来负责?”

    几位老专家沉默着,交换着眼神,没有立刻表态。

    这时,一位来自钢铁研究院的副院长,清了清嗓子,开口了。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看过报告里关于高性能合金钢冶金质量提升的部分。数据详实,案例典型,问题抓得非常准!”

    他推了推眼镜,看向赵四的方向,“非金属夹杂物超标、碳化物分布不均、淬透性波动大,这三大难题,确实是制约我国重机、轴承、齿轮行业发展的瓶颈。”

    “报告里提到的炉外精炼、连铸、控轧控冷的技术路线,也是国际上的主流方向,符合技术发展趋势。这个方向,必须搞,而且要尽快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