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集思广益 (第3/3页)
章。
他将自己在一重厂的实践、王工的经验、吴讲师的理论补充、以及其他专家提供的零星案例和技巧,全部融合进去。
章节内容极其务实:开头直接列出几种常见进口特种油的牌号、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典型应用设备。紧接着,详细分析国产油品的性能差距到底在哪里(粘温性、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
然后就是核心的替代方案:针对不同的性能短板,提供多种层次的解决办法。
最简单的应急方案:如何利用现有国产机械油(如20号、30号、40号)通过简单混合(如不同牌号互兑、加入适量蓖麻油改善油性)来临时满足基本润滑需求,并明确告知其局限性和风险。
中级方案:如何利用现有化工原料(如二硫化钼粉、石墨粉、聚异丁烯稠化剂)自行配制简易增粘剂、极压剂,并提供了经过验证的参考配比和调配工艺流程(搅拌温度、时间、顺序),以及调配后的简易检测方法(如观察分散性、测粘度变化、进行小块摩擦副试验)。
高级建议:从长远角度,建议厂矿联合当地石化单位,试生产小批量、特定用途的替代油品,并提供了主要性能指标建议值。
每一部分都配有清晰的表格、示意图和操作要点说明。语言极度精炼,几乎全是干货,直击要害。
写完初稿,赵四再次征求了王工、吴讲师等人的意见,进行最后修改润色后,将这份沉甸甸的章节样稿郑重地交给了周主任。
周主任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仔细审阅了这份关于润滑油的章节样稿。
他看得非常慢,手指不时在稿纸上的图表和数据处敲击几下,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最后,他放下稿子,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看向一直安静等待的赵四,眼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赞赏和一丝兴奋。
“好!写得非常好!”周主任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
“问题抓得准,办法给得实,层次清晰,语言也干脆!尤其是这个简易调配工艺流程和检测方法,太实用了!下面厂矿拿到,绝对如获至宝!”
他站起身,拿着稿子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就是这个!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技术指导材料!不是空话套话,是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