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门后面是一堵墙 (第3/3页)
的一个,可偏偏,人家两个多月前上班受了严重工伤,半个胳膊都没了,至今还躺在床上休养…坦白说,看他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我暂时都没忍心将朱丽云跟高大山的事情告诉他,只是将朱丽云喊了出去,询问她的不在场证明。”
    “结果也没问题,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照顾受伤的丈夫,周末则是一整天都在家照顾丈夫,家里老人可以证明,邻居也说周末没见她出门。”
    秦建国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了沉寂。
    今天已经是分尸案案发的第四天了,经过了最初的一筹莫展后,案情好不容易有了重大的突破,可当大家觉得破案就在眼前,已经能看见光了的时候,所有线索竟然一下子全都断了。
    这感觉就好像在小黑屋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道门,打开后却发现,门后面是一堵墙。
    这让大家很是气馁。
    一时间,大家都很犹豫,觉得是不是方向错了?
    难道不是情杀,而是激情杀人?
    或者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潜藏着财杀或者仇杀的可能性?
    大数据建立之前,科技水平发达之前,刑侦,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太多了。
    能真正核实的却很少。
    别的不说,就单说一个不在场证明,在没有监控的年代,有时候真的没法儿查,人家说在家,你如果找不到其他证据,找不到目击者,那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他在家,因为你没东西反驳他。
    走访摸排,这四个字看着简单,实则多么艰辛,多么不确定,多么靠运气…只有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警察才能真正明白。
    再加上人手紧缺,办案人员有时候真的是顾得了头,就顾不了尾…顺着一个方向查,就再没有余力兼顾其他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哪个方向是对的,哪个方向是错的?
    在最终答案揭晓之前,谁敢肯定?
    顺着某个方向查,查到一半,忽然线索全无,前方无路,这时候真的会很迷茫,会有一种无处发力、泥牛入海般的窒息感和挫败感,不知道是该继续死磕下去,还是该及时调转方向。
    可破案的黄金期是短暂的,一旦在错误的方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许就意味着永远也无法揭晓答案了。
    “都打起精神来,这才哪到哪?!”
    打完电话回来的孙荣,说了一句李东很想说,但现在的身份却不能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