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陈登其人 (第2/3页)
寡言,数次蹙眉,故而发问。”
“我皱眉头了?”张昀下意识摸了摸自己额头。
“正是如此。”刘备点点头,“若非身体有恙,可是遇到了什么难解之事?”
他记得张昀吃午饭的时候还好好的,结果一到陈府就成这样了。
莫非是中午饭有问题?
但我也吃了……没事啊。
张昀了沉默片刻,问道:“不知主公对陈元龙其人,是何看法?”
刘备想了想,说道:“我来徐州时日不长,与元龙相交尚浅,然几次接触下来……只觉其学识淹博,风采卓然,雅擅文艺。”
“却又迥异于空谈玄理之辈,不但内蕴刚直傲岸的风骨,更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观其任典农校尉以来,能辨土宜,兴修水利,凿渠灌田,使徐州秔稻丰积。确实是一位颇有才干的俊彦!”
言辞间,对陈登很是推崇。
张昀默默点了点头。
此时的陈元龙尚在典农校尉任上,忙着凿渠溉田、劝课农桑。还没有机会展露出太多的谋略,更别说施展军略了。
但仅凭其主掌农政、兴修水利、富积仓廪的治理之功,已足够令人惊叹!
而观史册评述,陈登其人,既有定乱之谋又有安民之能,可谓是文武足备,胆志超群。其战略眼光之深远,战术执行之果决,皆属当世一流!
可以说是一位除了“寿命短”之外,基本没有缺陷的六边形选手。
不过和他的经世之才相对应的,还有其立场的飘忽不定。
陶谦病重时迎刘备,刘备兵败后投吕布,见吕布无谋又暗通曹操……
看他这一连串的操作,基本上就是个标准的“墙头草”。
不过他每投靠一个新老板,都能很快消除隔阂,被引为心腹知己。这也体现了他极强的个人能力和魅力。
在这个方面,倒是和自家的主公有点像……
总之,后世很多人因为陈登这些经历,把他描述为一个“纯粹的地方主义者”,谁能入主徐州他就帮谁做事。
但在张昀看来,这个观点有失偏颇。
其一,陈登身为徐州本土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