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让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第1/3页)
张昀在旁听着,虽对“三万石”的具体体量没有直观概念,但看刘备那副“被巨款砸晕”的表情,再听着糜竺那随随便便、如同出门买了包烟的淡然语气,心中不由得泛起嘀咕:
啧……
总有有种看“小目标”唱“一无所有”的感觉……
万恶的有钱人!
话说自家主公怎么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虽然人家随便说了个数,就是我军三个月的军粮,但既然表现得如此云淡风轻,就说明这对人家根本不算啥。
这点东西就把你砸晕了,以后还怎么当人家主公啊?
对张昀腹诽一无所知的糜竺,笑容依旧温润平和,仿佛刚才不过是请刘备喝了杯酒:
“玄德公言重了。某添为徐州别驾,值此艰难之际,些许支应,本是分内之事。徐州上下感念公千里驰援之情犹恐不及,又何须言谢?”
这就代表徐州上下了?
张昀心中下意识有些排斥这种官腔,但随即想到,人家糜竺还真有这份资格。
他这个徐州别驾,在徐州是仅次于州牧陶谦的二号人物,相当于“常务副州牧”。
而且作为糜家的掌舵者,糜竺这番表态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以糜家为首的部分徐州世族豪强,对刘备的认可和支持!
堂中气氛一时和煦如春。
刘备又和糜竺寒暄了几句,便切入此行第二个议题。
“子仲兄宅心仁厚,仗义疏财,备亦不敢相瞒。此行尚有另一事相商——”
他指着张昀说道:“允昭掌握了一套全新的制盐之法!相比现下的‘煮海为盐’,据其所述,耗费减半,产出却可翻番!用此法新建盐场,也更为便捷高效。”
“然备于此道所知甚浅,思及子仲家中世代经营盐业,乃是此间翘楚,故特带允昭前来拜访。”
“一则想请子仲听听此法是否切实可行,二则若此法确有奇效,你我两家或可在广陵沿海,择地合作兴建盐场,互利共赢。”
糜竺听罢,面上虽维持着和煦笑容,心中却微微摇头:
此人如此年少,纵然有些谋略,于实务一道,又岂能精通?
且制盐之法传承已有数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