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襄阳城下 (第3/3页)
湛来者不善,其麾下兵精将勇,皆是百战余生之辈,横扫北方群雄,绝非善与之辈。我军……我军虽有水陆之众十万,然北军凶悍,野战难敌,且刘湛挟天子以令诸侯,名分上……我们实在被动。”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抵抗,名不正言不顺,且胜算渺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而谨慎的通报声,别驾蒯越、从事中郎韩嵩等人联袂求见,显然也是为这惊天动地的消息而来。
刘表无力地挥了挥手,手臂抬起都显得异常艰难。侍女连忙示意让外面的人进来。
蒯越、韩嵩,以及几位荆州重臣,鱼贯而入。他们面色皆是一片沉重,如同窗外阴郁的天空。行礼之后,蒯越率先开口,语气急促而不安:“主公,魏公大军压境,檄文已至州府,言明乃奉旨巡边,欲与主公共商国是,安抚地方。然其军容鼎盛,先锋已临汉水,距我襄阳仅一水之隔,其真实意图,昭然若揭!城内如今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有言投降者,有言死战者,市井百姓已开始囤积粮米,富户则暗中收拾细软!军心亦有浮动,还请主公早作决断,以安民心士氣!”
韩嵩也紧接着补充,他语气更为恳切,甚至带着一丝悲悯:“主公,明公!魏公势大,已据中原,且名正言顺,代表朝廷。我荆州虽富庶,钱粮充足,然北有强敌兵临城下,东有孙权一直虎视眈眈,觊觎江夏!内部……内部亦因嗣位之事,非铁板一块,各有打算。若此时与北军交锋,胜算能有几何?一旦战端开启,襄阳首当其冲,荆襄八郡,恐皆遭兵燹之祸,百姓流离失所,我等亦将成为千古罪人啊!”他话语中,已隐隐将劝和的意向表露无遗。
蔡瑁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如同锅底。他冷哼一声,打断韩嵩:“韩从事此言,未免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简直是危言耸听!我荆州带甲十余万,水师战船千艘,纵横江汉未逢敌手!襄阳城高池深,粮草充足,足以支撑数年!那刘湛远来,人马疲惫,后勤漫长,我軍以逸待劳,依托汉水天险,水陆协同,未必不能一战!岂能未见敌军,便闻风丧胆,欲献城以降?若如此轻易将先主与吾等经营多年的基业拱手让人,我等身家性命,荣华富贵,乃至荆州百万军民,岂不尽付他人之手?届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悔之晚矣!”他身后跟着的几位军将,如张允等人,也纷纷出声附和,主战之意甚坚,言语间对主和派颇多指责。
刘琮看着眼前这些平日里对他恭敬有加、此刻却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文武重臣,又回头看看病榻上奄奄一息、连话都说不完整的父亲,更加手足无措,脸色惨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只会抓着父亲的被角,喃喃道:“这……这……战也不是,降也不是……究竟该如何是好……舅父,蒯别驾,你们……你们拿个主意啊……”他几乎要哭出来,全然没有一丝一州之主继承人的气度。
病榻上的刘表,浑浊的目光扫过争论不休的众人,看着蔡瑁的激动,蒯越的忧虑,韩嵩的悲愤,还有儿子那不成器的惶恐,他眼中最后一点属于雄主的光彩也彻底黯淡下去,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悲凉。他何尝不知荆州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何尝不知蔡瑁、张允等人力主抗战,多半是为了保住他们自身的权位和家族利益?又何尝不知与如日中天的刘湛抗衡,是何等艰难,甚至可以说是以卵击石?他只是无力,也不愿在自己生命最后时刻,亲眼看到荆州陷入战火,生灵涂炭,或者,看到这半生心血,如此轻易地改旗易帜。
“够了……都……安静……”他虚弱地吐出几个字,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想要坐起来。刘琮和一名侍女连忙上前,费力地将他扶起,在他身后垫上厚厚的软枕。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相对持重的蒯越和态度明确的韩嵩身上,声音断断续续,带着血沫的嘶哑:“子柔……韩……韩从事……你二人……代表我……出城……渡河……去见魏公……探其……虚实……若其……果有安定天下之心……非徒恃兵威……便……便……”
他的话未能说完,胸腔内一阵更猛烈的气血翻涌,让他再次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口暗红色的鲜血猛地自嘴角溢出,染红了胸前素色的寝衣,触目惊心。
“父亲!”
“主公!”
“姐夫!”
室内顿时一片混乱。刘琮吓得尖叫。蔡瑁等人也面露惊容。医官急忙上前,推开众人,施针的施针,喂药的喂药,试图稳住刘表急剧衰败的生机。
刘表的手,枯瘦如柴,却异常用力地紧紧抓住刘琮的手腕,抓得他生疼。他的眼睛死死瞪着,目光扫过蔡瑁,又扫过蒯越,用尽最后残存的一丝气力,断断续续,吐出弥留之际的嘱托,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斤重量:“荆……州……托付……尔等……慎之……重之……莫使……百姓……遭……殃……”
言罢,手臂猛地垂下,双眼缓缓闭上,头歪向一侧,气息愈发微弱游丝,彻底陷入了昏迷,已是弥留之际,回光返照的最后一刻也已过去。
刘表的病危与这未竟的遗命,如同一声惊天动雷,在本就暗流汹涌、恐慌弥漫的襄阳城内炸响。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争论更加激烈,几乎到了公开对峙的地步。而失去了最后主心骨、完全被蔡瑁、张允等人掌控的刘琮,除了哭泣和听从“舅父”的安排,已无任何主见可言。
带着刘表那“探其虚实”的模糊指令,以及各自内心对家族、对前程、对荆州未来的沉重权衡,蒯越和韩嵩,怀着复杂难言的心情,登上了前往汉水北岸的小船。船桨划破浑浊的江水,驶向那片笼罩在战争阴云下、却又秩序井然、杀气森然的魏军大营。
襄阳城,依旧巍峨矗立在渐沉的暮色之中,城墙上的火把依次点燃,跳动的火光映照着守军士兵紧张而不安的脸庞,如同一条缠绕在巨兽脖颈上、不安躁动的火龙。而城下,汉水呜咽东流,对岸魏军营寨中传来的阵阵操练号子、金鼓之声与巡夜刁斗的清晰回响,混合着战马的嘶鸣,穿透夜色,一声声,一下下,敲打在每一个襄阳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