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二十四章 目视荆襄

第二十四章 目视荆襄

    第二十四章 目视荆襄 (第1/3页)

    时值建安初年,深秋的寒意已悄然浸透中原大地。

    南阳郡易帜,使得刘湛麾下势力的触角,首次如此真实地触碰到了那条横亘中国、划分南北的浩瀚长江。这头骤然崛起于北方的雄狮,不仅让中原的曹操、河北的袁绍在各自的府邸中反复推演沙盘、目光愈发深邃,更将其巨大而清晰的阴影,无可避免地投向了南方——那片由荆州牧刘表经营多年,看似物阜民丰、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早已在平静水面下激烈涌动的土地。

    江陵城,雄踞长江之畔,舟楫云集,市井繁华。

    然而,位于城中央的州牧府邸,此刻却笼罩在一片难以言喻的压抑之中。议事厅内,炭火在精雕的铜兽炉中静静燃烧,驱散着秋寒,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凝重。

    年过半百、须发已见斑白的刘表,端坐于主位之上,身着一袭暗紫色锦袍,更衬得面色有些苍白。他面容看似沉静,保持着州牧应有的威仪,但微微蹙起的眉心那道深刻的竖纹,以及那保养得宜、却在不自觉间轻叩着紫檀木案几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深处的波澜与焦虑。

    堂下,荆州的核心重臣们分列左右,文东武西,泾渭分明,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严肃。

    “诸公,”刘表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他惯有的儒雅缓滞,却难掩一丝沉重,如同被湿透的棉絮包裹着,“豫州刘湛,以弱冠之年,行此雷霆之势。旬月之间,竟剿灭袁术,尽收南阳之地……其兵锋之盛,如今已临我荆北门户。对此骤变,诸位有何高见,尽可畅所欲言,以备不虞。”

    话音未落,位列武将之首、掌管荆州水军的蔡瑁便迫不及待地出列。他身材魁梧,面色因常年江上督军而显得红润,身着锃亮鱼鳞甲,步履间带着水军统帅的傲气。他声音洪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倨傲与对北方将领惯有的轻视:

    “主公!何必为此等小事忧心?那刘湛小儿,不过是一时侥幸,借着袁术倒行逆施,才得以趁势而起!其根基远在豫州,如今贸然吞并南阳,地广人杂,已是强弩之末,必然消化不良!我荆州带甲十万,楼船战舰数以千计,水师雄视长江,纵横无敌,岂惧他一北地来的旱鸭子?依末将之见,当立即传令,加强襄阳、樊城、江夏诸处防务,多设哨卡,封锁边境河道,使其不敢南窥。若其不识时务,妄动刀兵,”

    他冷哼一声,右手猛地一挥,做了个劈砍的动作,“我荆州水师便给他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让他知道,这千里长江天堑,非是他老家那几条小河沟可比!”

    蔡瑁的态度,强硬而自信,几乎代表了荆州本土豪强中最为保守一派的心声。

    他们世代盘踞于此,早已将富庶的荆襄视为自家禁脔,对外来势力抱有天然的排斥和警惕。

    刘湛的强势崛起,尤其是其不拘一格,重用文聘、乃至刚刚投奔的甘宁这等曾被他们轻视的“降将”和“江湖人物”,更让他们感到一种被冒犯的不悦与潜在的威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蔡瑁这般盲目乐观。

    座中一位年约三旬、面容精悍的中层将领王威,按捺不住,起身抱拳,声音沉稳却带着锋芒:“蔡将军此言,末将以为不妥!刘湛能连破纪灵、张勋,最终诛灭袁术,岂是单凭侥幸二字可以概括?观其用兵,正奇相合,麾下徐晃沉稳如山,甘宁剽悍如风,皆乃万人敌的猛将,更有郭嘉、荀衍等奇士谋臣辅佐,其势正如日中天!我荆州若一味固守,示弱于人,恐怕反而会助长其气焰,使其觉得我荆州可欺。末将愚见,不若主动遣使,示以结好,或可暂缓其兵锋,为我荆北防务争取更多时间。”

    “结好?简直是引狼入室,与虎谋皮!”

    蔡瑁仿佛被踩到了尾巴,立刻嗤之以鼻,声音提高了八度,“王将军,你未免太过长他人志气!那刘湛年纪轻轻便有此野心,其志岂会仅仅满足于一个南阳?今日与他结好,无异于开门揖盗,只怕明日他便要得寸进尺,图我荆襄九郡!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