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1-30) 第十五章 淬火成钢 (第1/2页)
损失比预想的更大。秋梨膏几乎全军覆没,退款和物料成本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得赵北北几乎喘不过气。糖坊里堆积着退回的、尚未发出的罐子,空气中残留的梨膏清甜,此刻闻起来只剩下失败的苦涩。
马婶看着赵北北沉默地清理着那些“问题产品”,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帮忙把空罐子搬到院角。
赵北北没有让自己沉溺在情绪里太久。她按照顾淮南说的,开始逐一排查。她将退回的罐子全部打开,仔细检查。问题果然出在包装环节。部分罐盖内壁的硅胶密封圈在高温消毒后没有完全冷却干燥,残留的湿气在密封环境下导致了细微霉变。而味道的差异,则源于她为了保证“古法”,过滤不够彻底,保留了过多梨渣和药材纤维,影响了口感的纯净。
都是细节。致命的细节。
她将排查结果和自己的分析发给了顾淮南。
他回复得很快:“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标准化作业流程和品控环节。手造不等于随意。立刻制定清洗、消毒、灌装、封存的明确步骤和标准。购入食品级干燥箱,确保包装容器绝对干燥。过滤工序必须增加细纱网二次过滤。”
他的指示依旧精准,不带任何安慰。赵北北看着那条信息,心里反而奇异地安定下来。错误被找到了,解决方法就在眼前。她需要做的,是执行。
她翻出笔记本,不再仅仅是记录配方和火候,开始用略显生涩的字眼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容器清洗三遍,沸水消毒十分钟,置于干燥箱至少两小时……”,“熬煮后膏体需经八十目细纱网过滤两次……”
她去县里购买了小型的食品级干燥箱。重新熬制秋梨膏时,她严格遵循新的流程。马婶在一旁看着,学着她的样子,每一步都严格按照“指导书”来,不敢有丝毫马虎。当新一轮的秋梨膏在彻底干燥的罐中冷却,呈现出更加晶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