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唐宫药香遇 > 第十八章 市集春声献善膏

第十八章 市集春声献善膏

    第十八章 市集春声献善膏 (第3/3页)

就在这坊里的义学读书,听说缺笔墨钱,你们这义卖做得好,我回去多给你们宣传宣传。”

    正午时分,摊位前突然排起了长队。正在帮忙称膏的陈大娘突然发现,装秋桂膏的瓷瓶不够了,急得直跺脚:“都怪我没数清楚,早知道多备些瓶子了!”林晚刚要说话,就见张婶提着个竹篮跑过来,篮子里是她家里的粗瓷碗,每个碗上都用红漆画着小小的喜字:“用我的碗装!虽然不如瓷瓶精致,但洗得干净,还能当碗用,街坊们不会嫌弃的。”青黛也补充道:“我这里有多余的彩绳,系在碗上,一样好看!”说着就拿起彩绳,三两下就编了个漂亮的结,系在碗柄上。

    傍晚市集散场时,所有的膏子都卖光了,连王婆炸的梨香酥饼也没剩下。众人坐在摊位前,清点着赚来的铜钱,铜钱堆在粗瓷盆里,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周先生拿着算盘算了算,笑着说:“一共赚了三两六钱,够给义学的孩子们买二十套笔墨纸砚,还能余些钱买课本!”小墨捧着铜钱,眼睛里闪着泪光:“这是我们一起熬的膏子赚的钱,以后弟弟妹妹们就能有新课本了!”老妇人摸着他的头,感慨道:“我守了这手艺一辈子,从来没想过能靠它帮到这么多人。苏才人要是知道,也会高兴的。”

    回去的路上,月亮已经升了起来。林晚和沈砚并肩走在前面,手里提着空的陶罐;后面跟着阿力、小墨和青黛,三个孩子追着萤火虫跑,笑声洒满了街巷。陈大娘和张婶走在中间,聊着下次义卖要做的膏品;周先生和老妇人则落在后面,讨论着义学的课程安排。沈砚握紧林晚的手,轻声道:“你看,这就是最圆满的传承。”林晚抬头看着他,月光洒在他脸上,满是温柔:“是啊,手艺传下去了,善心也传下去了。以后每年踏青市集,咱们都办义卖,好不好?”

    回到“晚砚堂”时,后院的梨树还在散发着清香。林晚把赚来的铜钱小心翼翼地放进木匣里,匣盖上刻着“助学善款”四个字,是沈砚刚写的。小墨和青黛趴在石桌上,画着下次义卖的宣传单;阿力则在旁边打磨木勺,准备给下次的膏品配新的勺子。林晚靠在沈砚肩上,看着满院的灯火,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晚砚堂”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满院的膏香,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善意的延续,会伴着每一个春日,在西市的烟火气里,生生不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