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唐宫药香遇 > 第十六章 梨香漫巷传薪火

第十六章 梨香漫巷传薪火

    第十六章 梨香漫巷传薪火 (第3/3页)

。”林晚心头一震,苏婉的绢册里确实提过她在宫中的经历,没想到竟能遇到认识她的人。沈砚适时递上一杯梨香姜茶:“老夫人,那位苏才人,是不是有块刻着星图的玉佩?”

    老妇人喝了口姜茶,眼神一亮:“正是!苏才人视若珍宝,说那是她的传家宝。当年她失踪前,曾跟我说过‘双星合璧,归期可待’,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林晚与沈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苏婉当年是想靠玉佩穿越回去,只是未能成功。林晚轻声道:“老夫人,苏才人或许是回到了她的家乡。这膏子的配方,我们愿意传给您,也算是了却她的一桩心愿。”

    老妇人闻言,激动得握住林晚的手:“多谢姑娘!我这把年纪了,也不求别的,就想把这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当年苏才人的才情。”沈砚笑着说:“不如这样,我们‘晚砚堂’下个月要开个养生膏技艺培训班,邀请街坊里有兴趣的人来学,老夫人您经验丰富,要是愿意,就当我们的客座师傅,如何?”老妇人连连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愿意!当然愿意!”

    傍晚时分,小墨跟着阿力学完挑水,悄悄走到林晚身边,手里捧着个小瓷罐:“林姐姐,这是我按照你教的方子,熬的小份梨膏,给你和沈医官尝尝。”林晚打开罐子,一股浓郁的梨香扑面而来,膏体细腻光滑,正是她教的手法。她舀了一勺尝了尝,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回甘:“做得真好!比我第一次熬的强多了。”

    沈砚走过来,看着小墨期待的眼神,笑道:“从明日起,你就跟着晚晚学熬制‘四季养生膏’,学会了,将来就是‘晚砚堂’的得力帮手。”小墨的眼睛瞬间亮了,用力点头:“我一定好好学!将来要把‘晚砚堂’的手艺传得更远,让所有人都知道梨香膏的味道!”

    夜色渐深,西市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晚砚堂”的烛火也透着窗纸映出来,暖融融的。林晚靠在沈砚肩上,透过窗棂看着院里的景象:小墨和阿力正围着石桌摆弄木勺,阿力拿着自己雕的梨形木勺给小墨演示,小墨听得格外认真,不时点头提问;灶房里传来王婆和老妇人的笑声,王婆正拿着林晚画的图纸,跟老妇人讨论改良熬膏的陶罐,老妇人手里拿着支炭笔,在纸上画着御膳房用的双层陶罐样式。林晚心里满是熨帖的暖意,想起刚穿越到盛唐时,攥着半块干硬的饼子站在西市街头的惶恐,那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能在这个时代扎根,有了爱人的陪伴,有了街坊的扶持,还能把现代的养生理念和古法熬膏手艺结合起来。沈砚握紧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银戒指,轻声道:“下个月培训班开课,咱们再研发些适合孩童的养生膏,就叫‘稚子膏’,放些山楂和麦芽,开胃消食。再编本《熬膏入门》的小册子,把辨识药材、控制火候的诀窍都写进去,让更多人能学会这门手艺。”

    林晚笑着点头,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梨香和姜茶的暖意。她知道,“晚砚堂”的故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传奇,而是一群人的坚守与传承。这梨香,会伴着西市的烟火气,在岁月里慢慢流淌,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