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 第二十章归一

第二十章归一

    第二十章归一 (第1/3页)

    青玄宗主峰“紫极顶”终年被缥缈的云雾缠绕,云气如缕,漫过光洁的青石地面,在二十道并立的身影脚下流转。这二十个人姿态各异,却都透着同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与从容:苏墨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袖口还有点墨痕,手里的书卷边角已经被翻得微卷;陆承业玄色劲装未脱,腰间长剑的剑穗带着西域风沙的粗犷质感,眼神却比来时婉转;沈清欢一袭素色道袍,拂尘轻垂,周身萦绕着金光的淡淡渡劫;顾青冥指尖摩挲着龙吟剑的剑柄,剑身隐隐传来嗡嗡的声音,似乎与主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他们就是玄真道长座下的二十位弟子,今天应师命齐聚峰顶,赴一场迟到二十年的“问道之约”。

    玄真道长立于众人面前,素色道袍在山风中轻轻拂过,银白的长须垂在胸前,目光如千年古潭般深邃却不失温柔。他缓缓抬手,指尖划过虚空,云雾像有灵智一样一点点向两边退去,露出身后“问道石”上斑驳的刻痕——那是青玄宗历代弟子悟道后留下的印记。“二十年前,你们初入山门,或或或心怀鬼胎。”我曾说,你们皆有大帝之姿。”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云雾,清晰落在每个人耳中,“如今你们遍历红尘,各归其道。说说吧,何为大帝之姿?”

    话音刚落,李玄衣的魂魄虚影便在旁边轻轻浮现,周身萦绕着淡淡莹光,比起初见时的焦灼,此刻多了几分释怀。他望着山下云雾深处,那是他当年追名逐利、最终身陷泥潭的方向,轻叹一声:“弟子曾以为大帝之姿是金戈铁马踏山河,是名利加身万人敬仰,为此机关算尽,到头来却落得个魂飞魄散、虚无缥缈的下场。”直到魂牵梦绕的青玄宗,看着师弟师妹们历经世事的坚守,才知道大帝的姿态从来不是向外追逐的虚妄,而是向内审视的清醒——看清欲望的迷障,守住本心的清净。”

    陈墨上前一步,手中的星盘轻轻转动,北斗七星的纹路在晨光中流转,他的目光如夜空星辰般平静:“弟子曾沉溺于天道的推演,以为参透星轨便可掌控万物,为此在观星台枯坐三年,却愈糊涂。”后下山助民避水灾,见流离失所者因我的演绎而重归故土,方知天道从来不在星盘之上,而在苍生之间。大帝之姿,就是跳出自我局限,怀揣万民之格局。”

    林默轻抚腰间的佩剑,剑鞘上刻着“守诺”二字,那是他修桥三年时亲手刻下的。他想起石桥建成那天,孩子们在桥上奔跑的笑声,语气温和却坚定:“弟子曾为一句‘保此桥百年’的诺言,守数载,凿石筑基铺板,与风霜日复一日相伴。”当时只觉得履约,后来看到老百姓凭这座桥免受涉水之苦,才知道承诺从来不是枷锁,而是人心之本。大帝之姿,诺出必行,矢志不渝。”

    苏砚之望着山下隐约可见的炊烟那炊烟的方向,正是他为家族洗冤后重修的苏家老宅。他按着胸口的家传玉佩,语气中带着历经风雨的笃定:“弟子曾为洗清家仇,踏遍七州十三府,受尽白眼和刁难,那时只念‘报仇’和‘正名’。”直到冤案昭雪,看到族人重归平静,才明白家族的根从来不是权势地位,而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清净。大帝的姿态是不忘来路,守得住本钱的执念。”

    沈清欢轻轻拨动拂尘,雪白的尘丝间落下细碎的金光,似乎可以安抚世间所有的戾气。她想起那些被渡化的怨灵,从最初的最后的释然,眸光越发温柔:“弟子曾见怨灵因执念困世,以为渡厄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