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飞鸢 (第2/3页)
到鲁工巧能够理解,而且很有兴趣,方宁才接着继续解释。
“那物件叫‘飞机’,核心在两点。一是机翼形状,上凸下平,气流流过时,上表面流速快、压力小,下表面流速慢、压力大,这压力差就能托住机身,就像你把薄纸折成弧形扔出去,它能飘很远而不坠,是一个道理,这叫‘伯努利原理’。”
他顿了顿,见鲁工巧正用石子在地上画着弧形,又补充道:“您这飞鸢的翅膀太追求逼真,纹路凹凸打乱了气流,反而成了阻力。”
“阻力……”
鲁工巧喃喃重复,突然拍腿道:“难怪我把翅膀磨得越光滑,飞得就越稳些!那第二点呢?”
“是推力,飞机尾部有‘发动机’,能喷出强大气流,靠反作用力推着机身向前。速度越快,机翼产生的升力就越大,等升力超过重量,自然就能飞起来。学生还有一种构想,如果将动力装在顶部,靠头顶旋翼高速旋转产生升力,道理相通,只是动力输出方式不同。”
这话若是传到太学院其他院长耳中,怕是要斥为疯话,可鲁工巧却听得浑身发抖,他从布囊里翻出一堆细小的金属齿轮,铺在石桌上。
“你的意思是,动力要持续且定向?我这飞鸢的发条只能转片刻,力道一泄就坠了,要是能做个持续推力的装置……”
方宁指着齿轮组,侃侃说道:“学生正有此意。您这联动结构已经很精妙,但齿轮咬合的力道损耗太大。咱们可以把齿轮换成涡轮蜗杆,再增加一组蓄力弹簧,让动力输出更均匀。不过眼下要临时解决问题,倒有个应急法子……”
两人一老一少,一个懂机械构造,一个通力学原理,越聊越投机。
月亮从山尖滑到中天,又沉向西方,山风卷着晨露打湿了衣袍,他们却浑然不觉。
讨论到涡轮尺寸时,鲁工巧坚持用青铜,说韧性足够,方宁则主张用精铁,重量更轻,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索性捡来石块模拟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