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飞鸢 (第1/3页)
诗词歌赋方面方宁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天赋,但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军事学院博士高材生毕业,于理工类都不能说颇有研究,甚至说是很有建树,若不是立志成为特种兵,或许在某研究院当研究员呢。
“……如果是学生来设计的话,首先要在翅膀上,不对,应该说机翼上做文章更恰当。若说飞鸟能飞行,是因为有羽毛,羽毛是中空的,咱们再如何制作也不能做到,因此,不如另辟蹊径,化繁为简,做一个飞机的机翼,增强飞行物的流线型……”
方宁越说越细致,从翅膀的弧度该如何调整才能减少风阻,到机械装置如何优化结构才能提升动力,甚至提出了“流线型”“动力输出效率”等鲁工巧从未听过的专业词汇,却又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
鲁工巧原本只是随意听着,渐渐便瞪大了眼睛,脸上的不满早已被震惊取代。
他上前一步,紧紧抓住方宁的手腕,急切地追问道:“你说的‘气体动力学’是什么道理?还有那优化动力的法子,你再给老夫细说细说!”
要知道,鲁工巧研究这会飞的飞鸢已有数年,始终卡在飞行时间的难题上,方宁的几句话,竟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思路的死结。
方宁想了想,说道:“鲁院长,这飞鸢的瓶颈在动力与升力的匹配,但要突破,得先跳出鸟类羽毛扇动升空的固有思路。学生曾见过一种构想,能让数万斤的铁家伙直冲云霄,它不靠翅膀扇动,全凭‘推力’与‘气动’相辅相成。”
鲁工巧闻言猛地前倾身体,兴奋地问道:“铁家伙飞天?你细细说!”
若是旁人听到方宁说的,哪怕是切实能发生的事实,但放在这个时代,绝绝被当成痴人说梦,非得狠狠嘲笑方宁的“构想”不成。
但鲁工巧异于常人,他的很多设计,本身就是超越时代的存在,也因此受到过许多的白眼和嘲讽,因此并不会觉得方宁的说法有多么的离谱。
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